李府已是张灯结彩,一片热闹,大门外车马不断,李大户更是意气风发,与来往道贺的宾客不断道谢。
当吕兵等人达到李府时,门前道贺的车马自觉地退让一边。
李大户也连忙带着全家老小出府来迎,再命下人打开中门,恭恭敬敬地迎吕兵入府。
倒是李府的下人们不大自在,虽远远退在一旁,弯腰垂头,但总忍不住悄悄拿眼光朝吕兵瞟来。
毕竟以前的吕兵和他们一样,都只是李家的下人,甚至还是个好吃懒做、被他们鄙视的下人,现在竟成了人上人,成了整个李府最尊贵的贵客……
吕兵同李大户闲聊几句家常和阆州的新近趣闻,便告辞离开。
通过李大户的口中,吕兵得知杨轻理政有方,短短数十日就将阆州农商秩序稳定下来,又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得到了阆州所有官绅的交口称颂。
李大户还称赞了吕兵剿灭山匪的功劳,说消息传回阆州后,商人们得知商道重新通畅,纷纷上街欢庆,还凑资打造了一副匾额,以感谢吕司马的功绩……
离开热闹喜庆的李府回到自己空旷清冷的司马府,便像是换了一片天地般。
偌大的阆州司马府,里面竟一点声音也没有,各处大门紧闭,就连大门外用来接待宾客的八字墙内,此时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树叶。
府内只有两个看院护家的老奴,是吕兵在渝州时收容的一对难民夫妇,子女全部死在了饥饿和战乱中,着实可怜。他们对吕兵自然是感恩戴恩,绝对忠诚。原来也有姓名,但随吕兵搬进府邸后,为了讨彩头,吕兵分别称呼他们“福叔”和“庆嫂”。
府内还有三个在阆州买来的小丫鬟,负责照顾主人的生活起居,但吕兵常年不在府内,倒让她们轻松自在了不少。
吕兵回府后,他们赶紧都围了上来。
庆嫂上了年纪,加之吕兵一直对她非常客气,竟忘了主仆之别,跟在吕兵身后时唠叨了起来:“照理说郎君也不小了,怎么就想着不给家里添个女主子呢?这有了女主子后啊,府上就热闹起来了。有时候看见别人家里都热热闹闹,再瞧瞧咱们府上,哎……”
吕兵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把福叔给吓坏了,忙骂道:“死婆子!郎君好容易回来一趟,你在这儿乱嚼什么舌根子,天天白米饭把你撑饱了吗?”
吕三向来喜欢凑热闹,大笑着把话头接了过去:“你们这些下人知道什么!就凭我二哥的身份,全阆州的小娘子,哪还不是任由二哥随便挑,谁敢说个‘不’字?可二哥偏一个也瞧不上,你们知道为啥不?”
“为啥?”
庆嫂被丈夫骂了后,不敢再开口,此时赶紧好奇问起来的是冯大、柴守义等亲兵。
他们早摸准了吕兵的脾气,干正事时一本正经,私下里却是非常随和,从不会轻易打骂旁人,再加上大家都是行伍里的人,少了许多约束,所以也敢过问起吕兵的私事来。
吕三得意地大声宣布:“二哥心里早就有人了,而且那人兄弟们都认得,也只有她才配得上我二哥。是不是啊,二哥?”
望着嬉皮笑脸的吕三,吕兵真是生气也不对,不生气也不对,一脚将他踹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