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柱良的火铳是赵和给他的,当年李永贞给了赵和两柄火铳,一柄被赵和留下来防身,一柄给了自己的贴身护卫孙柱良。</p>
几个月前在泰安发生的事情让孙柱良十分自责,他当时将火铳没有随身携带,所以才让赵和身处险境。等事情结束后,孙柱良就时刻随身携带火铳,同时都是装填好火药的,随时处于击发状态。</p>
现在孙柱良看到有人要威胁赵和,所以从怀中掏出火铳,准备吓唬一下面前这些巡检司铺兵。孙柱良只是想要吓唬一下,没想到事情大条了。</p>
明代对弓箭火器管理十分严格,弓箭可以装备巡检司这种地方部队,但火铳这种利器连巡检司都不能装备,只有京营的火器营与边军才能装备,现在一柄火铳,特别是十分稀罕的短火铳出现在一伙普通人手中,这可是大案件!</p>
赵和没想到孙柱良能将火铳掏出来,这下可好,原本一个普通的治安案件搞成了刑事案件。如果只是与巡检司起冲突,按照赵和与东林党的关系,很容易就可以摆平,但动用火器这性质就变了。</p>
赵和十分着急,在孙柱良身后叫道:“傻柱,掏枪干什么?快收回去!”</p>
傻柱点点头,把火铳重新收入怀中。但现在他有火铳这个事实已经被人发现,对面的墩长岂能罢休?那墩长躲在铺兵后面,对铺兵喊道:“这些是蒙古人派来的奸细,快开弓放箭射死他们!”</p>
赵和一听那墩长这么说就知道事情不好,如果真被当成蒙古人的奸细,那可是死的十分冤枉。赵和躲在孙柱良身后同样叫道:“放屁,老子的老师是常熟探花郎,怎能是蒙古人的奸细?你要是敢动手,老子的老师不会饶过你!”</p>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朝阳门里来了一帮人,为首之人穿了身青色六品武官官服,头戴一顶斗笠头盔,骑了一匹高头大马。这人来到朝阳门正听到赵和在喊叫,这人赶紧快步走到门外,喊道:“都不要动手,这是自己人!”</p>
赵和听到有人叫停,伸头看了一眼,喜道:“杨大哥,你怎么来了?”</p>
来的这人正是赵和的老相识,原来南都锦衣卫小旗杨寰。后来这家伙借着赵和的路子搭上了太监李永贞,听说跟着一同来到北都,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p>
赵和不怎么尊敬杨寰,但对于巡检司的墩长来说,锦衣卫的杨寰那可是上眼皮、渗人毛,得罪阎罗王只是下辈子投胎不怎么样,得罪这帮锦衣卫可以让你这辈子生不如死。</p>
所以看到杨寰过来,那墩长赶紧招呼手下不要射箭,然后小跑来到杨寰面前,双膝跪倒说道:“卑职朝阳门巡检司墩长钱世贵,拜见杨大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