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哈哈一笑,指着刘成说道:“郑大人,你说没有皇帝的意思,本官能调动东厂刘公公的大架吗?”
刘成听赵和这么说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着了赵和这小子的道,赵和去东厂找自己是想借着东厂的手压服郑养性,要知道东厂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如果没有圣旨任何人是绝对不敢调动东厂番子的。想到这刘成心中怒骂自己,真是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五十多了还能被二十多岁的赵和骗。
郑养性转头看向刘成,虽然皇帝没有明确旨意让刘成配合赵和这么干,但刘成知道其实皇帝心中确实这么想的,要不杨涟也不能派赵和来威胁郑养性。刘成看到郑养性期盼的目光,只能咬牙点了点头。
郑养性看刘成这个样子,如同被抽干了的木偶一样,一下坐到了地上,他知道郑家彻底完了,如果自己不答应赵和说的,第二天这些东林党就会如同疯狗一样盯上自己,到时候弹劾自己的奏折如同雪片一样飞到内阁。偏偏郑养性他还不是什么稳当人物,以前狗屁倒灶的事情干多了,小辫子一抓一大把。看来要想活到自然死,只能答应东林党的要求了。
郑养性过了好半天,才咬牙说道:“请赵大人回复杨大人,郑养性知道怎么办了,过几天就上疏替姑姑请辞太后!”
赵和哈哈一笑,杨涟交代的事情办完了,不过赵和并不想这么走,杨涟的事情办完了,可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办!郑养性父子二人打着郑贵妃的名头,在京师横行多年,贪赃枉法的事情干多了,搞到的银子也无法计数!现在郑家倒霉了,自己岂能不趁着这个机会大敲竹杠?
“郑大人,你说这次本官帮了你家这么大的忙,你能看着本官与刘公公跑的腿都细了吗?”
郑养性心中暗骂赵和吸血鬼,但他能怎么办?现在郑家的靠山倒了,太后也当不上了,只能破财免灾了。
郑养性赶紧吩咐管家取了银票来打点赵和这个吸血鬼,赵和看到只给了自己三万两银票十分不高兴,骂道:“郑养性,你打发叫花子呢?三万两?都不够你一年赚的,老子可是知道南都杆子帮每年都给你送礼,还有京师杆子帮的抽红,今天你不拿出二十万两来,老子就不走了!”
赵和真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是二十万两,郑养性虽然能拿出这些钱来,但已经伤筋动骨了。不过他能怎么办?东厂的番子就在门外,就算皇帝现在没有意思对付自己,但如果东厂番子在自己家中搜查出什么违禁之物呢?要知道栽赃陷害可是东厂这些番子擅长的手段。想到这郑养性只能自认倒霉,收刮了家中所有银票,在加上城外十个农庄五千亩土地,才算将将让赵和满意。
赵和出了郑家的门,不管刘成饥渴的目光,将银票地契一卷放入怀中,然后拍着刘成的肩膀笑道:“老刘啊,今天辛苦你了!你做的一切本官看到眼中,会如实禀报岳父大人知晓,你们回去吧!”
刘成大骂赵和吃独食,但也没办法,只好带着二百东厂番子回去,能从东厂番子嘴中夺食,大明朝立国以来赵和算是独一份了。
在万历皇帝死后的七天后,也就是七月二十八日,左都督郑养性上疏,声称自己的姑姑郑皇贵妃不是嫡母也不是生母,尊奉皇太后于理不合,所以自己这个侄子代姑姑请求新君收回成命!人家的亲侄子都说话了,新君也不好说什么,就这样太后风波就这么结束了。
七月二十九日,新君下旨,既然郑皇贵妃自己不想当太后了,那就从慈宁宫搬出来去仁寿殿吧,但新君是仁慈的,将仁寿殿的用度增加了一倍,算是稍稍补偿一下郑贵妃的不满。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新君朱常洛在大臣的簇拥下,在乾清宫万历皇帝的灵前举行了登基大典,同时大赦天下,宣布改元泰昌,当了二十年太子的朱常洛,终于在三十九的时候成为大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新皇帝登基就要有新气象,皇帝在登基大典的同时昭告天下,各发银一百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使已经停摆的朝政恢复正常。除了这些泰昌皇帝还忘了他爹的临终遗言,将内帑七百万两白银一股脑的都交给了国库,换来的只是那些东林党人一句圣君的夸奖。
当然这些事情对我们的主人公赵和没什么多大影响,他也不想知道皇帝的零花钱的去处,因为赵和现在正发着怒气,杨涟答应他的官职打了水漂。
八月初一的登基大典赵和也参加了,其实按照他一个七品主事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朝廷大典的,不过皇帝特意下旨准许赵和参加,可是大典后的分果果排座位却没了赵和的位置。
八月初一是登基大典,完事后皇帝给这些大臣放了五天假,等八月初五赵和去户部上班的时候,满怀希望能听到自己晋升的好消息,可是等到的却是一纸公文,户部七品主事赵和,在天津督运辽饷时尽心尽力,现提升为从六品!
看到这纸公文后,赵和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为了皇帝脏活苦活都干了,甚至还使用下作手段威胁郑养性,怎么到头来只提了半级?杨涟不是答应自己提拔到正五品吗?
除了这些还让赵和生气的是,户部中与赵和同级别的主事杨嗣昌,什么工作没干,却在这次直接提拔两级,成为江西司郎中,两相对比这差距也太大了。
赵和看到公文后气的一把将公文甩到了地上,抓住送公文的书办骂道:“干什么?你们欺负老子不成?”
那庶务厅书办知道赵和的背景,赶紧解释道:“赵大人,小人那敢欺负赵大人,这是吏部传来的公文,小人可不敢作假!”
赵和也知道这家伙不敢,气的骂道:“好,老子就去问问吏部,答应老子的官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