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众人大多了解其中的门道,虽然分属文武,但大家现在都在同一阵营,都支持新皇削藩,勋贵们的利益当然要顾及,何况周王这事出力最多的是李景隆与梅殷,他们俩也是勋贵。
那两个公爵大佬还没有赏赐呢,现在你就要因为礼法的事情,动勋贵们本来所拥有的蛋糕,别人还怎么跟你待在同一战壕?
所以,殿内的众位大臣都开始表示反对,新任礼部尚书陈迪反对尤为激烈,他坚定地站在郭英这边,坚持有功就要赏的原则,全盘否定了方孝孺的礼法之说。
陈迪可不管什么礼法不礼法。他曾经是李文忠的老部下,现在又因李景隆的提携上位,在他的心中,曹国公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方孝孺要动勋贵们的蛋糕,他若不站出来坚决反对,怎么对得起提携他的曹国公?
方孝孺被陈迪的激烈反应搞得有些愣神。在方孝孺的心里礼部尚书本该是最该支持礼法之说的,就像陈迪的前任郑沂一样,但这陈迪反其道而行,却是何故?
众位大臣也没有了平时的一团和气,大多一副怒不可遏的神情。
方孝孺自打进京以来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一时涨红了脸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的政治短板已经显现。
郭英与陈迪相视一笑,由他们二人领头,对朱允炆躬身,请求皇帝定夺。
朱允炆见到殿内众口一词地支持郭英的赏罚分明之说,不禁有些犹豫,他的心里却是站方孝孺这一方的,汝南王以子告父,对朝廷固然有功,却大违孝义之道,大违老师平日的教导。
但殿内众臣的有功必赏之说也是无法指责的,站在朱允炆的立场,甚至还应当褒奖一番……
可是,朱允炆望了望崇敬已久的方孝孺,那条孤单的身影,那张涨红的脸庞……
朱允炆又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的偶像,一时间沉默不言,似乎开始思考起如何两全地处置这件事情。
毕竟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什么事的新皇,朱允炆在老朱的羽翼下极少有机会做一言独断的裁决者,所以这个时候他也无所适从。
抛去皇帝的这重身份,他也只是一个在温室里长大的少年。
一个失去了父亲,又新丧祖父的孤儿,六神无主之下,便不免习惯性地将目光落到黄子澄身上。
人是有依赖性的,尤其是朱允炆一惯尊敬的老师,哪怕前段时间他有些怀疑黄子澄的野心,可是真碰到事儿了,他还是免不了习惯性地找上黄子澄。
黄子澄忍了半天,终于等来朱允炆求助的目光。
他自得一笑,出班奏道:“诸位同僚有些迂腐了,先不说这汝南王品行卑劣、妄想借朝廷的手,夺其父位,就说咱们的本意,咱们来此不都是为了助皇上削藩吗?如果要给汝南王继承周王爵位,这诸藩岂不是削了又起?什么时候是个头?!”
“对对对,黄大人说得极是!”有了同盟的抛砖,方孝孺也马上理清了思路,滔滔不绝地说道:“诸位大人,我们的目的是从弱到强,削除所有的藩王。照方某看来,咱们只要一路这么削过去,将那些个藩王挨个削除,解除兵权,贬为庶民,朝廷与圣上便可高枕无忧矣!贬汝南王,即便让朝廷损失一些威信,那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