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酒的传说(2 / 2)

传说管理局 杀虫队队员 1505 字 10个月前

看到仪狄的表情,刘伶冷哼一声,又说道:“恐怕你离开了杜康大哥之后,根本不会酿酒吧?”

仪狄面色微怒,居然笑了起来:“你这后生如此狂妄,那你倒是说说,杜康是如何酿酒的?”

“好!”刘伶也大喝一声,“今天我就让你听听杜康大哥的传说!”

刘伶理了理思路,也讲起了故事,虽说同样都是「杜康造酒」,可与仪狄所讲的内容完全不同。

有一天,杜康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一个老妇人把粮食倒进水里泡着,他顿觉惊奇,所以上前询问。

“老妇人,您为何要把粮食泡在水里?这样粮食不就腐坏了吗?”

可老妇人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的将粮食扔进水中浸泡。

杜康醒来之后总感觉这个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可又不明所以。

为了一探究竟,他也取来了一个陶罐,将粮食泡了了进去。

第二天,杜康又梦到了妇人,这一次的妇人将泡着粮食的罐子用泥巴封了起来。

杜康感觉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指引他,醒来之后便学着老妇人的样子将罐子封了起来。

第三天,老妇人对杜康说话了:“你已学了我的样子,我便赐你一场机缘。在第九天的时候,你可抱着这个罐子,在酉时坐到路边,向你见到的前三个人各取一滴指尖血投入其中,此罐中之物便生了灵性,成了仙浆。”

杜康醒来之后才惊觉这位老妇人是位仙家,于是不敢怠慢,每日都好生照看这个陶罐,生怕出了闪失。

终于到了第九天,杜康早早的抱着罐子来到路边,打开了泥封,一直等到了酉时。

原先人来人往的路边此刻居然空空如也,他有些担心自己会凑不齐仙姑所说的三人。

好在没多久,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便走了过来。

杜康连忙上前去说明了自己的意图,书生听后欣然应允。

随即割破了自己的手指,滴了一滴指尖血投入罐中。

又过了一会,路上走来了一个彪悍的大将军,这将军雄姿英发,虎背熊腰,杜康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去请求他赐予一滴指尖血。

大将军也是豪爽之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杜康的请求。

眼看已经集齐了两滴指尖血,只差一滴便可完成了。

可此时整条街上却人路过,杜康整整等了半个多时辰,眼看酉时都要过了。

正在他绝望之际,却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仙姑只说见到的前三个人,那自己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去找一个人呢?

想到这里,他便钻入到胡同深处,找到了一个常年呆坐在这里的乞丐。

这乞丐看起来呆呆傻傻,口齿不清,杜康一狠心,便抽出自己的随身匕首割破了乞丐的手指,取了他的一滴指尖血。

三滴血投入,陶罐内忽然迸发出一阵清香,从胡同的最深处直直的飘向整个村落。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所言正是如此。

杜康没想到自己真的造出了一壶仙浆,赶忙尝了一口,味道极好,让人回味穷。

可此时他犯了难,如此仙浆,该取个什么名字才好呢?

想到这仙浆是在「酉」时,取了三滴人血酿成的,便将「酉」字加上三点,成了「酒」。

可「酒」字是他造出来的,要怎么念呢?

想到这仙酿经历「九」天才制成,索性就念作「九」吧。

如此一来,「酒」便诞生了。

而之后,所有喝酒的人,都会因为这三滴人血而产生变化。

一开始喝酒的时候,众人都像书生一样谦逊有礼,推杯换盏,你敬我、我敬你。

喝到一半,众人又都像个彪悍的将军,宽衣解带、袒胸露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

若喝到最后,所有人又化作一个呆傻乞丐,口齿不清、常常发愣、丑态百出。

这便是「酒」的传说。

杜羽听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不啊,按照「传说」的标准来看,该有的都有了,首尾呼应,情节紧凑,给个建议哈,以后多加点神啊鬼啊的,听起来效果会更好,满分十分的话给你打个八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