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梁在江南的火炮厂转了一圈,参观了各式的火炮和炮塔,跟工匠们聊了天。
临走的时候,给工匠们发了一批红包和慰问品,第二天又去了机炉厂。
火炮只能用于火炮战舰,而轮机和锅炉现在能用于所有的战舰。
同时,锅炉和轮机两部分,都处于颠覆式革新的阶段。
原来的大水管、燃煤锅炉、往复式蒸汽机,整个体系都进入了全面淘汰流程。
未来所有新战舰,都将使用小水管燃油锅炉,配蒸汽轮机。
朱仲梁先去看了预备用在新航母和战列舰上的动力系统。
这套系统在泰平三十四年之前,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负责相关研究的人员自己都没有想到,需要马上就要将它们变成主要动力系统。
之前负责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并不多,也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进度。
就是持续的尝试和摸索,寻找最合适的设计方案,降低故障率,提高稳定度。
到了泰平三十四年初,朱靖垣要求新船全部改用这套系统。
相关体系的设计和生产计划,才变成了限期完成的最重要任务。
本土三个主要产业链上,燃煤大水管锅炉和往复式蒸汽机的人员,除了留下必要的人员维持应对现有舰船动力系统的问题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都部调到了这个项目上。
三部分的人员在苏州府聚集,首先用最快的速度赶出了驱逐舰和巡洋舰用的动力系统。
正常情况下,三千吨的驱逐舰,建造周期就得一年,动工到服役需要两年。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所当然的了。
「而且,燃煤锅炉功率取决于炉膛的底面积,燃油锅炉功率取决于燃烧室的体积。
「锅炉平面变成了立体的,所以燃油锅炉可以更加方便的提升单锅炉的功率」
大工匠马上赞叹说:
「陛下所言极是,就是这个道理。
「燃油锅炉真的是全面超越了燃煤锅炉,从实际性能到补给便捷性都是全面领先。
「所以我们接下来给四万吨战舰准备的锅炉,也再次做了针对性的调整。
「继续放大单个锅炉的体积,同时尝试给封闭式燃烧室加压。
「确保实现单炉八千马力功率的稳定输出,用十六台锅炉实现四万吨战舰三十节航行。
「争取实现单炉一万马力功率的稳定输出,满足六万吨三十节战舰的功率需求。
「后续进一步的计划,就是冲击单锅炉两万马力,用八台锅炉完成目标。」
朱仲梁听着工匠有些激动的描述,稍微提醒式的说:
「加压的问题还是保守一些比较好。
「最好是先做陆上实验,不要马上装进船肚子里,装进去就不好拆出来了。
「而且六万吨的战舰还早,不用这么着急的,慢慢来就好。」
工匠们马上答应着,保证一定小心,先做陆上实验,确保稳定再上舰。
实际上就算朱仲梁不提醒,工匠们也会首先做陆上实验的。
但是现在没必要在这种地方跟太上皇较真了。
老爷子的提醒也都是好意,大家心领了就是了。
朱仲梁在机炉厂停留了两天,然后去了自己最关心的飞机制造厂。
先去看了皇家飞行机器公司正在运转的传统工厂。
又去看了大明航空公司正在建设的流水线工厂。
最后又去参观了最近的军用机场。
还观摩了路基飞机模拟进攻水上舰艇的演习。
看着飞机在空中空投炸弹,在水面上方空投航空鱼雷。
朱仲梁和军方的人一样,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朱仲梁感觉,自己期待的那种战舰,很快就要真正实现了。
那两艘正式的航母造出来的时候,飞机的性能会进一步提升。
到时候应该已经可以实现大洋的上的空中打击了。….
但是,航空母舰即将完全成型了,那小子为什么始终坚持要造大型炮舰呢?
朱仲梁考虑了一会儿,等到了晚上有时间的时候,亲自写了封电报。
在比较随意的表示了自己的想念的同时,也把在江南参观的这些天积累的疑问写下来,发给了远在万里之外的朱靖垣。
朱靖垣看到自己爷爷的电报后,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在自己的推动下,大明的技术进步的有点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