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赵真真归来(2 / 2)

难不成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本事?

可若真有这本事的话,前几年怎么把日子过得那么穷?

一个个疑惑在林芳平里脑海里闪过,她却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她心里也严重失衡。

林知瑜有出息,他们林家人也都起来了,而她想像以前一样在老林家作威作福,断然是不可能的了。

林芳平有些发愁,以后到底该怎么办?

“妈,你在这里干啥?”赵真真拎着皮箱,从村口走回来便看到林芳平望着一堆乌泱泱的人发呆。

“真真?你怎么回来了?”林芳平看到小女儿突然出现,立马高兴了起来,她居然忘了她还有两个有出息的闺女。

林知瑜那个只上过小学两年级的人都能有出息,她两个闺女都这么聪慧能没出息吗?

不过赵真真怎么突然回来了呢,这时候不是应该在学校里用功读书么。

赵真真今年上高三,为了让大家明年能考上一个好学校,学校决定不给高三的学生放暑假跟寒假,多复习两个月高考的时候就能多一份把握。

等考上大学,有的是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家长们自然也欣然同意,他们没能力教孩子,但学校里的老师有能力,多学一段时间考个好大学,到时候毕业了分配一个好工作端上铁饭碗,不仅自己能一辈子稳稳当当地吃香喝辣,还能帮扶家里一下,这是光宗耀祖让人腰板挺直的好事儿。

林芳平也不例外。

她做梦都想让两个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等她老了跟着她们吃香喝辣的享福去。

谁愿意在这穷破的村子里待一辈子?

赵欣儿在信里常常描绘,外面的世界有多好,不仅有高高的楼,还有大汽车,人们吃的也讲究,穿的更是非常洋气,就连医院的设施都比县里齐全。

关键是还能接触到很多高档的有钱人,说话谈吐跟村里一点儿都不一样。

林芳平也想过有钱人的生活,但她知道靠自己肯定过不上,只能靠两个女儿了。

所以林芳平对赵欣儿跟赵真真姐妹两个要求十分严格,必须给考上好大学,带她一起吃香喝辣。

赵欣儿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考上了京师范大学,在学校里也很用功,听说还交了一个有钱有势的对象,那人不仅长得好个子高,年纪也不大还是京市本地人,简直不要太合适,过段时间便会跟对象一起回来看望她。

林芳平想着等闺女女婿结婚了,还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在村里吃苦受罪?

那肯定是要把她接到京市去享福。

现在就差赵真真了。

只要赵真真考上大学,她的好日子便算是开始了。

因此看到本该在学校学习的赵真真出现在村里,林芳平既高兴又紧张。

出什么事儿了,怎么回来了?

该不会是闯祸了吧!

“学校里放四天假,让回来换洗一下被褥,接下来到过年就不放假了,所以这次再回去得带上足够的生活费还有下半年的学费。”

赵真真小时候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在原来的家里,她那个爸每次一在外面喝多了酒,回到家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对她妈拳脚相加,连小小的她也不会放过,

就算她躲在一旁乖乖的不说话不帮腔,那也躲不过一顿毒打。

好在姐姐赵欣儿劝她妈带着她们来易水村投奔舅舅林建军,她们的日子才好过起来。

不仅不再挨打,还吃的饱穿的暖。

舅舅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先紧着她们吃,有什么好衣服先紧着她们穿,就连她们嘴馋了想吃什么小零嘴,会直接告诉舅舅,等舅舅出去打工回来,便会给她们姐妹两个带回来。

无论是地里的活儿还是家里的活儿她们都不用沾手,只负责吃吃喝喝,把身体养的白白胖胖的就好。

家里那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儿,由舅妈干就行。

不仅日子过得舒坦了,她们姐妹两个还可以上学读书,学费跟生活费自然也不用发愁,舅舅自己就全掏了。

所以,除了很小的时候在老家那几年,她们的日子过得很好,赵真真又是最小的,家里人对她更偏宠一些,可真把她养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

她没受过穷,手里也宽裕,因此在学校的同学中也非常受欢迎,身边经常围着一帮吹捧之人。

赵欣儿自然很享受这种感觉。

可前几个月开始,家里给她寄的生活费越来越少,上个月愣是一分钱都没寄,赵真真过惯了舒坦日子,怎么受得了没钱的痛苦。

她急得给家里写信,让她们寄钱过来,她正是高三的关键期,没有钱就吃不好睡不好,那还怎么专心学习?

直到跟家里通过信之后,她才知道,舅舅已经决定不给她们姐妹两个拿生活费跟学费了,不仅是她们两个,连老太太都拿不到钱,还被赶到了老宅,每天被舅舅监视着过日子。

而这一切都是那个林知瑜撺掇的。

赵真真不想为了这些琐琐碎碎得事情分心,想等着姐姐赵欣儿给她寄钱来,可左等右等,赵欣儿倒是给她写了一封信,信里鼓励她好好学习,还让她找同学借点儿钱坚持一段时间,等度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赵真真怎么可能跟同学借钱呢,这不符合她的形象。

她手里没钱也静不下心来学习,恰好赶上学校放假,她便收拾行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