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孟家的明争暗斗(2 / 2)

孟家的亲戚繁多,而且各个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孟佳的亲戚自身有多优秀吗?

当然不是,是他们知道团结,也会相互照应。

有人到达了高位,势必会拉一把穷亲戚。

孟贞爸妈跟孟浪爸妈都是靠着孟家当副县长的亲戚拉上去的。

不然他们要文化没文化,要手艺没手艺,去外面厂里打工人家都不一准能要,又怎么可能到机关单位上班,还是事少钱多不费脑子的闲职。

这副县长看的也不是他们的面子,谁认识他们是谁啊,人家看的是孟老太太的面子。

听说那副县长是孟老太太的表弟,小时候关系不错,孟老太太经常照顾他。

孟贞爸妈的工作还是孟浪爸妈的工作,与其说是副县长给的,不如说是孟老太太给的。

她能把一无是处的他们推进机关单位里,自然也有的是手段将他们给推出来。

孟老太太这时候说分家单过,还让他们把孟家给的东西全都还回去,不就是在变相的威胁孟贞妈。

如果她不听孟老太太的话,不仅她跟孟贞爸现有的工作保不住,就连她两个儿子也得从机关单位里滚出来。

孟贞也有不了好下场。

那怎么能行呢?

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那是工作吗?那是他们全家的命根子!

如今他们这一房的人都算事业有成,孟贞虽然目前只是实习记者,但她能力强,转正只是迟早的事儿。

别说村里人了,就是正儿八经地城里人,有哪一家子能像他们一样,都端着铁饭碗?

孟贞妈已经过惯了体面日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会失去。

如果惹恼了孟老太太,她一生气,把现在所有的东西全收回去。

他们一家五口全都会失业。

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全回家种地,像以前一样在地里刨食吃,日复一日地守着孟老太太过一辈子吗?

还有孟浪他爸妈又会怎么嘲笑他们。

孟贞妈一直觉得自己生了三个争气的孩子,起码他们三个都有正儿八经的工作,不像大房家留下的孟季凡一样喜欢投机倒把,做让人人看不起的个体户。

孟贞妈以前没去林业局上班的时候就看不起个体户,有点儿臭钱又咋了,说白了不就是投机倒把么。

这若是搁以前,那可是犯罪,被人抓住了是要被判刑的。

虽然孟季凡拿回孟家的钱,她们二房一家也没少花。

一大家子吃饭穿衣,上学读书,生病吃药,包括孟老太太拿钱给他们打点关系,才将他们送进机关上班。

这哪一样不需要钱。

那花的可都是孟季凡挣出来的血汗钱。

但孟贞妈压根不提这茬儿,她们一家子花孟季凡投机倒把挣来的钱心安理得,她看不上孟季凡也理直气壮。

去林业局上班之后,这种看不起更严重了,孟贞妈对孟季凡甚至达到了厌恶痛恨的地步。

她觉得他们一家子都在机关单位上班,说出去都是端着铁饭碗的体面人。

谁听了都会竖大拇指,上赶着巴结讨好。

侄子却是个投机倒把的个体户,那说出去多丢人现眼。

孟贞妈觉得孟季凡给孟家抹黑了,因此愈发看不起他。

她看不起孟季凡也同样看不起孟浪。

孟季凡再怎么说好歹还是个有点儿小钱的个体户呢,孟浪就纯粹是个混子,这辈子来孟家讨债的。

孟老太太最喜欢孟浪这个幺孙,二房的孩子都有了安排,孟浪自然就得安排最好的。

孟老太太为了那宝贝幺孙也舍得花钱。

当然了,她手里的钱除了他们的孝敬钱,很大一部分来自孟季凡的血汗钱。

不是自己的钱,花了以后还会有,孟老太太花起来自然不心疼。

大方的很。

她给孟浪找的工作是孟家所有人的工作里最好的,听说是去税务局上班。

税务局啊,那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吗?

别说一般人了,就是托关系找人走后门都不一定能进去。

孟浪能进去,多亏了孟老太太舍得下血本。

她还亲自去县里找了当副县长的亲戚,拜托他帮忙把这事儿给促成了。

有钱还舍得花,无论在哪个年代,好多事儿都会变得很容易。

那副县长原本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么多年他已经帮扶了孟家不少亲戚,这些人毫不夸张地说在各个机关单位里都有。

虽然都是不重要的闲职,但这些人就像一张结结实实的蜘蛛网,对他利大于弊。

他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副县长,而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人,一路靠着他们升上来的。

所以他帮孟家人有自己的私心。

当然,这话他可不会说出来,任凭孟家人把他当成了照拂亲戚的好人。

他们既欠了他这份人情,以后他有需要,定是要他们还的。

孟老太太也知道求人办事儿必须得拿出诚意来,不然人家凭什么帮你。

陌生人之间如此,亲戚之间更在意这个。

所以也不等亲戚开口,直接从布包里把钱掏出来。

有钱人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人了。

没过几天,亲戚还真把孟浪给安排进了税务局。

那段时间,孟浪爸妈走路都是昂着头,眼睛更是长到了头顶上,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

尤其是孟浪妈,说话都带着得意,没少在孟贞妈跟前显摆,甚至还明目张胆嘲讽她,“孩子若是没出息,生再多也没用,孩子若是有出息,有一个就足够了,我们家孟浪是人中龙凤,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还有我听说这孩子像爸妈。

这爸妈若是有出息有本事,孩子也不可能差。

我们孟浪就随我了。

当然了,若是这爸妈没出息,孩子自然也没什么大本事。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孩子不如人只能怪自己爹妈不行。

这爹倒是其次,关键还是这当妈的不咋样。

二嫂,我说的对吧?”

孟贞妈当时一口气差点儿背过去。

对个屁!

要是没有孟季凡死命给家里挣钱,孟老太太为了孟浪花钱托关系。

就凭孟浪那个二世祖能有个屁的出息。

孟浪是大学生没错,再学历上比她两个儿子高,但那大学听说只是个专科,还是个很普通的学校。

当年孟浪考上了所谓的大学,孟贞妈心里又嫉妒又惊疑,孟浪的学习还不如她两个儿子呢,就那混子还能上大学?

那不是开玩笑呢。

孟贞妈心眼儿多,偷偷找了人细细打听,后来还真让她给打听出来了。

原来孟浪上的只是一个专科,并不是孟家人嘴里说的名牌大学。

孟贞妈知道,大学也分好多种,有好有差,她不知道好大学是啥样的,但她知道孟浪上的是一个极差的大学。

所以,就凭孟浪那样的,不靠孟老太太托人先关系,他能进税务局上班?

去里面要饭么。

孟贞妈瞬间感觉自己被压了一头,在孟浪妈跟前抬不起头来。

又因为孟老太太偏心,给孟浪花了那么多钱找那么好的工作,却舍不得给她两个儿子花一分,找的工作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挺好,但跟孟浪那工作一比,连个屁都不是。

孟贞妈为此十分郁闷。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开眼,孟浪虽然去了税务局,但跟同事处不好关系,成天在单位里招这个惹那个。

别人知道他是关系户,都不会公然跟他作对,但人家也不是傻子,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呗。

给人穿小鞋还能让人没法挑礼的法儿多了去了。

孟浪没少被人挤兑,偏偏他还搞不清楚是谁在整他。

最后干了不到一个月,自己就不去了。

任凭孟浪妈磨破了嘴皮子也不行。

气的孟浪妈拿扫帚打他,扫帚都打折了,孟浪也不松口。

他是铁了心不去。

孟老太太心里也有气,但因为心疼幺孙,所以并没有过多责骂孟浪,还怒斥孟浪妈不会当妈,孩子生来要好好教,动粗算个屁本事。

那段时间,孟浪在家里混吃等死,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他爸妈跟着着急,不仅没了往日里的嚣张,嘴角都急得起了泡,甚至怕孟老太太迁怒,都很少开口说话。

孟老太太肯定不能看着自己宝贝的幺孙这么破罐子破摔。

想法设法地又去找关系,之前为了给孟浪找工作差不多把全部的积蓄都掏出来了,孟老太太手上的钱不多。

孟季凡那时候又偷偷去了南方。

家里断供了。

孟老太太只能骂骂咧咧地让孟贞爸妈跟孟浪爸妈多掏一些孝敬钱。

孟贞妈自然不乐意。

他们每个月发了工资,都要把三分之二的钱交给孟老太太,还怎么多掏?

像孟季凡那个傻子一样,把钱全掏出来,然后孟老太太给几分赏钱?

那不是有病么。

再说,他们每个月交给孟老太太三分之二的工资,这钱按理说应该是给孟老太太的家用。

孟老太太可好,钱不花在柴米油盐上,却大把地拿去给孟浪去打点关系。

还让他们多掏一点,是不是全家人都得无条件去填孟浪家的无底洞啊。

孟贞妈不愿意,但孟贞爸惧怕孟老太太,都不跟媳妇儿商量一下,便把自己的全部工资一分不留地奉上。

气的孟贞妈脑袋直发麻,却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工资拿出一大半去。

孟老太太好不容易将钱凑够了,马不停蹄地跑去找亲戚。

想托他再给孟浪找个更好的工作。

然而当副县长的亲戚却表示,孟浪得罪了税务局的人,他不好再往机关单位里安排。

这次有钱也不好使。

孟浪若是想要工作,只能去国营厂子了。

从机关单位但国营厂子,孟老太太心里的落差太大,却也不得不接受。

差点儿就差点儿,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幺孙没工作没收入,破罐子破摔下去。

这国营厂子说起来虽然不如机关单位体面,但怎么着也算铁饭碗。

孟浪还年轻,以后还得说媳妇儿,这若是没个稳定的好工作,怎么能说个门当户对的好媳妇。

村里那些歪瓜裂枣的女人,孟老太太看不上,她觉得孟浪要娶,对方怎么也得是城里的姑娘,模样身段都不能差,家世必须好一些,若是这姑娘再有个稳当的工作就最好了。

所以,孟浪能进国营厂子,她倒是也能接受。

又不是要他在那里干一辈子,以后表现好了说不定还能进机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