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2 / 2)

所以报警将她们送走,她们会坏恨,断绝关系,她们同样会坏恨。

为什么不做的绝一些,断绝关系之后,行事儿会方便很多。

起码在道义上不会被人裹挟。

你就放心好了,你孟大哥心里有准儿,他知道这事儿该怎么办才正确。

这西瓜有些凉,你吃几块儿就得了,不然肚子吃撑了会不舒服,晚饭也吃不下。”

宋锦为乖乖应了声,吃完手里最后一块儿西瓜,洗干净手,跑去看做酱菜的生产队伍。

他对什么都好奇,前几天因为在家养伤可把他给憋坏了,这会儿扔了拐杖走路肋骨不疼了,他自然要好好转一转,还有几天就回去京市了。

九月二号开学,他跟宋然然最晚月底就得回去,因为还要准备一下开学用的东西。

他不想走。

但为了学业也不得不走。

他跟林知瑜约好了,明年要考京市大学呢。

就他现在的成绩,别说考京市大学,怕京市的大学都很难考上。

所以他得抓紧时间,好好恶补一下。

临时抱佛脚,抱一年的时间,他还能考不上?

林母见她们说事儿,也没有过多打扰,等他们说完了,她从兜里拿出来一摞钱来,才笑着开口,“你大哥跟宝珠打算九月五号结婚,彩礼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差三转一响还有三十二条腿。

你大哥说家具不用管,他抽空自己打,还说三转一响也自己买,那怎么行呢。

我给他们置办三转一响,但我不知道从哪儿买,所以这事儿还得你帮忙。

这里是五百块钱,按着这个来买就行。”

那一摞大团结都是崭新的,林知瑜知道那是她给发的工资么。

林母平时节俭惯了,也习惯给孩子们攒钱,倾尽自己所有,来帮孩子们过日子。

但对自己很抠,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给她发点儿工资让她当零花钱吧,她还给攒起来,一点儿也舍不得给自己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知瑜理解林母的心意,她是想着自己没怎么过过好日子,定要拼尽自己的全力,多帮衬一下小辈们,让他们能过得轻松些。

“大哥结婚是好事儿,三转一响你就不用管了,我铁定给买回来。

这三转一响我给买了,就当我给大哥的随礼。

这钱你收回去,跟我还客气啥。”

林知瑜点了点头,听到林国庆要结婚了,心里也跟着高兴。

大哥再不结婚,再过两年就三十岁了。

别说在村里,就是在城里,再不结婚就真成光棍了。

虽然在未来二十几年后,三十岁不结婚的人大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甚至还有不愿意结婚,选择自己单身过一辈子。

年轻的时候,挣钱,享受单身的快乐,老了之后往养老院里一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由洒脱。

不过那都是很新潮的思想。

现在这个年代,快三十岁了还没结婚,还没生孩子,要么是自身条件不行,长得不好看个子矮嘴笨不会哄女孩子开心,为人不上进不幽默,这都是挑。

要么就是家庭条件不行,家庭关系复杂,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指手画脚想要当家做主的人多,再时不时地冒出来几个极品作作妖,更有像林老太太跟林芳平一样的周扒皮,占便宜打秋风没够,那手恨不得伸进饭碗里。

这日子算是没法儿过。

谁家好姑娘会嫁给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家庭?

那不是眼睁睁地往火坑里跳呢么。

大家不瞎也不傻。

这亏谁也不愿意吃,更不愿意没完没了地给自己找麻烦。

林国庆的情况属于后者。

要说她这大哥,长相随林母,眉清目秀的十分耐看,皮肤又白个子也高,平时内敛不咋爱笑,但一笑起来特别赏心悦目,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就这颜值这气质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妥妥地一个温润如玉的大帅哥。

他快三十岁了还没结婚,纯粹是因为家里的拖累,有林老太太跟林芳平咔嚓咔嚓地时不时来乱搅合,又住新房又要林家的钱,就这还时不时地捣乱,胡搅蛮缠。

人家姑娘一嫁进来,好日子过不上不说,还天天喘一肚子闲气。

谁家姑娘也不愿意跟着他呀。

如今好了,他有自己的工作忙,李宝珠的糕点店也开张了,林知瑜去过几次,中式糕点居多,也有面包啥的,不仅卖相好看,味道也十分不错。

加工厂的工人们也愿意捧场。

每每下了班,回家的时候,会去店里买上两块儿,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解解馋。

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就缺吃少穿,以前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零食点心了。

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可能会给孩子们买几个糖块儿,或者买两块儿桃酥。

锁在柜子里,每次拿出来半块儿,让家里的孩子们分着吃,都能甜甜嘴。

一般情况下,农村里孩子多,僧多粥少,半块儿桃酥每个人只能分到一小口。

吃到嘴里刚品尝出甜味儿来就没了。

小孩子懂什么,好吃的没吃过,那自然是要跟大人要的。

大人不给,铁定要哭闹。

最后把家里的大人惹急了,说不定还会被揍一顿。

最后抽抽搭搭地听话,心里却惦记着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吃到桃酥。

其实,看自家孩子想吃却吃不到,大人们心里才最难受。

甚至会痛恨自己没本事。

现在好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不用像以前一样为了一天三顿饭发愁,手里有了余钱,可不得紧着孩子们花么。

再说,李宝珠那糕点店开在村里,用的是村里的闲置地儿,盖了三间木屋,没有房租,那糕点卖的也便宜。

自然十分受欢迎。

一个是她亲大哥,对她非常好,一个是她的好朋友,两人能结婚,林知瑜自然跟着高兴。

所以她决定三转一响她送了,权当为他们庆贺。

林母却不依,把钱又推了过去,“那不行,这个钱说啥都不能让你掏,我是当妈的,给孩子们置办彩礼嫁妆的都应该。

这钱你若是不收,我就找别人买了。

我也不是同你客气生分,你是我闺女,我有啥可生分的。

只是事情一码归一码,这钱你必须收下。”

林知瑜没办法,只能把钱收下。

她想着,等回头酱菜结了账,她给家里人提前发点儿分红好了,再多孝顺林母一些。

林母见她把钱收下,这心里才踏实了。

“说起来,你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只给你置办了些被子跟两个暖和,其他的东西啥也没给你买。

等我多攒着钱,回头都给你补上。”

林知瑜诧异地看了林母一眼。

不由地笑了,“妈你说那些干什么,你给我大哥置办点儿彩礼,我还能心里不平衡啊。

你也把你闺女看的太扁了些。

这可不能这么比的。”

当初家里过得那是啥日子,全家人都勒紧裤腰带,吃了上顿没下顿,林建军倒是挣得不少,可大部分钱都被他妈他姐扣了去。

只给家里剩下一小点儿。

林母既要带着三个孩子,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干地里的活儿,包括村里的人情往来。

她一个人恨不得劈三半儿用。

把自己勒紧了,省吃俭用地省下点儿钱,给两个儿子盖了房子。

林知瑜出嫁的时候,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林母硬是死攒活攒,给她攒了两床被子,牡丹花图案的棉被面,填的厚厚的棉花,还有那两个暖壶在当时也不便宜。

怎么才算是对一个人好呢。

像林母这样,她手里有十块钱,可以给闺女花九块。

再说,林母这段时间天天帮她带小豆包,还把小豆包照顾的很好,不仅喂养的白白胖胖,而且小家伙儿性格也开朗了好多。

家里的一切都不怎么用她管。

林知瑜才能把全部的时间跟精力放在事业上。

而且她也不会因此跟小豆包变生分了,反而因为她积极努力搞事业挣钱,给小豆包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小孩子只有不愁吃喝,经济条件稳定,又有人陪伴专门教导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无忧无虑。

内心也才能踏实丰盈。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儿,都会保持冷静淡定,有足够的智慧跟耐心去解决问题。

有这样的能力,才能享受到生活中的快乐。

她跟小豆包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亲密。

林母不遗余力地帮她,这已经是掏心掏肺的好了。

林知瑜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