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贤王被查(2 / 2)

京都第一咸鱼 和铃央央 1398 字 10个月前

“听说了吗?贤王被查,与彭家有关。贤王看上了彭家的嫡女,为了博得美人笑,火烧天狱,烧毁了彭家四爷的罪证,这回彭家四爷都清清白白回家了。”

“这件事我可以作证,我看见了!好大的火。”

“彭家姑娘,长得跟天宫里的仙子一样美,王爷一见倾心。彭姑娘四叔被抓后,她只是去贤王府哭了哭,贤王便火烧天狱,救了她四叔。”

“你这是道听途说的吧,不是救彭姑娘四叔,是她爹。只不过,彭家为了颜面,才说是四叔的。”

话是越传越离谱,但不管多么的离谱,都离不开一条宗旨——

那就是极尽的破坏贤王的名声,降低他的威望。

“没想到贤王是这样的人,果然,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没有好官。”

“亏得我以前那么相信他,以为他跟别的皇族子弟不同,没想到,也是一丘之貉。”

这些失望言论说着说着,变成了——

“幸好贤王是先帝的遗腹子,若他在先帝驾崩之前出世,现在就是个昏君。跟这样的昏君,能有什么好日子过?还是当今陛下英明,皇后薨世后,深情不移,至今未立后。”

“贤王长得好,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个人长得好看,而忽略他其他致命的缺点。”

有些人充当贤者,开始给贤王贴标签。

不过短短一两日,贤王的名声,便大不如前了。

而在这期间,太后大殓,有身份地位的官眷要入宫奉礼——就是哭一哭太后。

女子只需要哭一哭便可回家斋戒哀悼,而男性官员,则要去衙门住宿斋戒。民间一般也有这种习俗,只不过民间叫守灵。

彭淑是顺国公府的嫡女,就算病了,残了,也是要入宫奉礼的。

奉礼当日,子时初,天淅淅沥沥下着冻雨。她迷迷糊糊间被薅起来,哈欠连连地去前院花厅集合。

“入了宫,要少看,少说。要恭敬。看长辈们怎么做,你们便怎么做。”太夫人临走前,训了话,才浩浩荡荡出了门。

今日,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命妇,全部聚集皇宫奉礼哭灵。彭家人距离宫门口还隔了三条街时,路便走不通了。

“请各位大人,就地下马车步行。”五城兵马司的人客客气气地过来,请彭家一行人下马车。

彭淑从马车里下来,抬眼便瞧见李肃一身孝衣,端坐马上,神情冷厉,身姿却又宛若谪仙。

许是巧合,她抬眸看去时,恰好李肃的目光也投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不知怎的,彭淑竟感觉他那眼神,似曾相识,就仿佛曾经,交汇了无数次。

这太荒谬了。

彭淑摇摇头,眨巴了下眼睛,再看去时,那人却早已下马,转身护着太妃入了宫门。

也不知是谁在议论,“那就是彭淑,贤王为了她火烧天狱!”

“没想到贤王是这么昏聩之人。”

大家议论的声音不大,但距离近了,还是能听到。彭淑听了回头厉眼扫去,那些议论声,戛然而止。

随着队伍慢慢移动,不知不觉,已入了宫门口,而李肃,不知何时走了。

走在深深的宫道,距离慈安宫还极远时,便听到震天的哭声。

太夫人和老姜氏这些人,在入宫那一刻就已经哭了。

彭淑心里无限感慨,都是太后,圣德太后薨世时,皇帝孝感天地,臣民恸哭,而她……

可惜那个小兔崽子还有二十多年才出生,不然她现在就要去将他提起来,抽几耳光,再扔到漠北去喂风沙。喂够了风沙,再让他看着别人称帝,而他,只是一个被宗室苛待,无亲无故的小可怜。

彭淑记得,也是这样一个下雨天。细雨蒙蒙里,她听说李肃病了,起驾去瞧他。一个小乞丐,浑身是伤躺在巷子里。她将人捡起来时,七八岁的小孩子,只剩一口气了。

她记性好,一眼认出他是淮王长子李威泉。李威泉异常的聪明伶俐,早早便被她立为世子了。只可惜,他母亲早亡,继母生了个儿子后,便嫌弃他碍了自己儿子的前程,要除掉他。

彭淑怜惜他命运多舛,带在身边细心教养。可没想到,养了条吃人的白眼狼。

许是入宫看到熟悉的砖瓦,熟悉的气息,许多往事在她脑海里翻涌。

不知何时,慈安宫已到。

彭淑跟在吴氏后头,跪在太后灵前,听着周围的抽泣声,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