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僵尸由来(2 / 2)

福德正神率先发问。

“土地公,我邀请您来,是因为你所管辖下的百姓需要您的庇佑~”

“哦!?是这样吗?”

“是的~土地公~”

福德正神望了望刁礼霸,随后看了看坐在两人对面的黑衣男子。

“您说的可是此人?”

刁礼霸摊手作出请看的姿势说道。

“正是这位~”

然而坐在对面的黑衣男子只见全程是站着的刁礼霸一人在自言自语,有些摸着头脑的看着那空气的椅子与刁礼霸那毕恭毕敬的模样。

福德正神目光定格在黑衣男子身后,打量了片片刻后,才缓缓道来。

“此人身上好像有些尸气呀,还掺杂着一些邪气与怨气~”

刁礼霸听闻,带着疑惑也望了过去,但他着肉眼凡胎的人岂能看见对方的气息呢。

“土地公,怎么我看不见?”

福德正神歪着头对他翻了一下白眼,随后见到。

“你是凡人,而我是正神,你肯定看不见他身上所带的气息,他也看不到我本尊。”

“为什么!?”

“因为我是从你肉体里脱壳而出的,所以你能看见我,世间除了特殊的阴阳眼能看见我,任何人都不能。”

“行吧~”

福德正神再次打量黑衣男子,但由于对方包裹的太严实便用手比划着说道。

“让他摘下帽子,口罩与墨镜。”

“哦哦~好~”

刁礼霸听到福德正神的吩咐后,随即便将此话转达给黑衣男子。

黑衣男子听后先是有些诧异,但想了想刁礼霸所说的是哪位仙家想要看到他的容貌,便只能照做。

当他摘下帽子,口罩与墨镜后,顿时将一人一仙吓了一跳。

肤色苍白且脱皮,让人感到狰狞恐怖,血红色的瞳孔看着十分渗人。

“这!这!这是成僵的先兆!!你快问问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福德正神很是着急的推搡着刁礼霸,让他快询问对方,

刁礼霸内心也是有些害怕,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割中指时,对方望着自己浑身不自在的感觉,便有些踉踉跄跄地问道。

“你……你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那位黑衣男子微微抬起头,用着那双血红色的瞳孔望着瑟瑟发抖的刁礼霸,有气力地说道。

“我也不知道呀~我只知道自从我从(李鲁目所下榻的地方)酒店离开后的第三天就渐渐开始蜕皮而后变成这样,现在的我家可归,家人都认为我是怪物……”

黑衣男子说到这,也忍不住的流下鲜红色的眼泪。

就在此时,福德正神立即让刁礼霸转达他的一些话。

刁礼霸听完后便立即让黑衣男子脱掉全身衣服。

黑衣男子听闻也不再像原先的迟疑,而是很迅速的就将全身的衣服裤子脱得一干二净。

“看来,表面上看,身体没有被咬过亦或者抓伤的痕迹,但他的肌肤几乎每一处完好,脱皮的脱皮,腐朽的腐朽,溃烂的溃烂,见此情况他早已经尸气攻心呀,这种情况我是束手策呀~”

啊??

“那!?请问土地公,又该是谁有可能挽救此人回来?”

刁礼霸听到福德正神所言后,脸上布满惊讶与恐惧。

毕竟他也说了,这是为僵的先兆,另外他想起在自己的小时候,从逝去的师傅嘴中提到过,僵尸与炼尸人早在数十年前就被消灭。

而如今,怎还会有人缘故感染到尸气,并且还会随时爆发成为新时代的第一个僵尸。

就算刁礼霸不问能否解决,福德正神都会将最坏的事情讲清楚。

“正常来说,像他这种全身感染且尸毒攻心,就算神仙来了也济于事。”

忽然,原本还一脸愁忧的福德正神立即微笑的瞪大双眼,举起右手说道,

“但我游走人间多年,大事小物也是见多识广,我记得凡间有几位高人,他们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对僵尸这东西很有研究,我有幸听过他们说起僵尸的由来~”

说起僵尸的身世来,其实也并不复杂,这种只见于清代记载中的妖怪,满打满算到如今也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比起动辄能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精怪而言,它可以说是妖怪中的小字辈了。不过虽然僵尸出现时间并不算太长,可自从其出现以后,传播速度却快得惊人,到了清乾隆时期,就已经论大江南北,甚至于西藏某些地方都出现了关于尸体可以化为怪物的传说,这在华夏妖怪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一种妖怪想要霸占全国,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可是僵尸却做到了。而且花费的时间可能非常短,或许不过才几十年而已。那么问题就来了,僵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来看,僵尸是符合第一个条件的,即在新的需要扩张的地方有其原型存在。这点毋庸置疑,只要是由人构成的聚落,就必然存在着生老病死,这一个条件基本是可以满足的。而第二个条件呢?在华夏大部分地区是否广泛存在着一种与僵尸相类似、相关联的信仰和文化呢?应该说这一点也是可以满足的,不过这就有提到另一种妖怪了,也就是——旱魃。

将尸体指为旱魃,在最初只是一场看上去很荒诞的集体癔症,但这实际上就已经开启了“人可以化为妖怪”的魔盒。虽然当明代的“人化旱魃”传说刚刚出现时,它还是一种只能乖乖地躺在坟地里任由人宰割的妖怪,和普通尸体没什么两样,只是会致旱而已。但到了清代,在各种曾遇见亦或斩杀过僵尸的道士的笔记里出现的旱魃就已经开始变得活蹦乱跳,到处乱跑了。

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四记载云:乾隆时浙西大旱,有猎者兄弟二人至临安龙湫,见岩中一物跃出,形似人而独足,额生一目,口大如箕,以药矢射之而毙,于是大雨滂沱。

袁枚的《子不语卷十八中提到:旱魃分为两种,猱(音挠)形披发一足行者,为兽魃,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乃奏明起棺,果一女僵尸,貌如生,遍体生白毛,焚之,次日大雨。

又,《续子不语卷三云:(旱魃)一种似兽,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惟山上旱魃名格,为害尤甚,似人而长头,顶有一目,能吃龙,雨师皆畏之。见云起,仰首吹嘘,云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或云:天应旱,则山川之气融结而成。忽然不见,则雨。

其中第二条记载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已经开始将旱魃和僵尸混为一谈在说了,而且文中所谓的“僵尸”更像是指妖怪的“原形”,旱魃才是这种妖怪真正的名字。也就是说,在最初,“僵尸”不过是指旱魃的基本属性,虽然她可以做到“外出迷人”,但人们主观上仍是认为她是可以导致大旱的旱魃,而非是一种独立于旱魃之外的妖怪,也就是僵尸。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旱魃和僵尸相互纠缠的一段时期。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再举一些,如和袁枚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和邦额的《夜谭随录里,一则关于僵尸的故事的最后,老僧人就曾对惊魂未定的客人道:“怪底一夏雨,此魃为虐也。”——而他口中的魃,却分明是一只“举体白发长寸许,巨口过腮,十指坚甲如鹰爪。”的僵尸。而纪晓岚在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里也曾提到:“(旱魃)其一为久葬不腐者,变形如魑魅,夜或出游,逢人即攫,或曰:旱魃即此。”旱魃和僵尸,也是当作一回事来说的。

很明确的表示,僵尸的前身是由旱魃转变而来,但又不完全是。

在明末时期,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且有外敌入侵内部不稳的情况下,第一批僵尸在江南地带诞生了,由于当时环境不仅妖怪百出,恶鬼横行,各正派人士都要面对家门前的妖魔鬼怪,法顾暇下,导致僵尸得到了一段安稳的发育期,随后更是凭借着由北往南迁徙的饥民数量让其僵尸数量达至鼎峰。

最重要的是,更有些饥民实在路可走,粮可食,又想保命,便自愿被僵尸吸食自己的血液,并加入它们其中一员。

清初时代得到稳定,要不是前人为苍生,不惧生死般前仆后继,在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下不断摸索如何攻击僵尸,如何治疗尸毒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