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听她说话沈遂就想笑,他伸手像拍亲妹妹一样在海珠头顶撸了一把,“自家兄妹,往后遇到麻烦事只管去找六哥,你的事就是我沈六的事。”

“小六爷,铺子来了新货,进来看看?”路过一个巷子,巷子里歪坐的人懒散地吆喝。

沈遂摆了下手,跟迎面碰到的熟人打招呼,遇到好兄弟了约着改日一起喝酒,有人问他怀里抱着的小儿,他满嘴胡言说是自家小兄弟。

海珠发现这人人缘颇好,这一路走来他嘴里的话就没断过,上至头发花白的老媪,下至光屁股遛街的小儿,老远看见人就高声打招呼。

路边的石屋越来越少,巷道也整洁许多,周遭的房屋占地颇广,海珠姐弟三个俱是好奇地透过敞开的门扉往门内瞅。

“到了,这就是我家。”沈遂开口。

青砖红瓦高瓴阔门,走进朱色大门,入眼先是一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

试。

甚相熟,住在客栈反而自在。”海珠道。()?()

?想看绿豆红汤写的《渔女赶海发家记》第十六章吗?请记住.的[()]?『来[头#文]##』()?()

晌午吃饭的时候沈母让三个孩子坐她身边,见风平吃饭老实又斯文,把她家两个挑嘴的孙子衬成了野猴子。她给海珠说:“伯娘让人收拾间屋子出来,饭后让小六陪你去客栈收拾了东西,往后两天你们住在伯娘家。”

海珠诧异地放下筷子,住在沈家不如住在客栈自在,她拒绝道:“不叨扰伯娘了,我们在客栈住得也挺好,明日还打算去我继父家坐坐,后日一早便乘船回了。下次我们再过来,我带着弟弟妹妹来看望您。”

“那下次过来可要来家吃饭,我就喜欢乖巧的孩子,可惜我家都是皮猴子。”沈母也只是一时兴起,见状也不勉强。

饭桌上只有沈六和沈二两个男人,饭后他们两人有事走了,过了片刻沈二嫂带着两个儿子回屋睡觉,走前她让海珠在家睡一会儿,午歇后一起出门逛街。

沈母也强留海珠姐弟三个在家玩,“晚上还在家吃饭,你伯父也想见见你,他晌午当值不方便回来。”

对方情真意切,海珠就没再客套,随着丫鬟带着冬珠和风平去歇晌,傍晚太阳西垂了,她大大方方跟着沈二嫂出门逛街。

夕阳落山时天边晚霞绚烂,渔船归岸,倦鸟归巢。海珠踏进沈家大门时被屋里影影幢幢的热闹惊了一下,沈母有五子一女,四子早已成婚生子,现在都带了妻儿过来。她闯进热闹中,仅是打招呼认人就看花了眼,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沈遂他爹是永宁镇的虞官。

虞官掌一方水

()?()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高喊。

这个时辰渔民已经出海打渔,留在家的多是妇人孩童,还有生意人,听到有沉船,码头上的人躁动起来,但响应下海的人寥寥无几。

海珠觉得这是个盖章认定她水性好、善泅水的好机会,她喊上冬珠和风平,提着两个大包袱从人群里挤过去,高声说:“我水性好,擅长在水下憋气。”

沈遂看到她皱了下眉,沈淮激动抚掌,“对,海珠水性好。”

陆续又有几人站了出来,除了海珠还有两个细条的姑娘,其中一个她面熟,是码头开蚌洗珠的少女。

沈遂也要乘船去沉船的水域,海珠把冬珠和风平交给沈淮看着,“二哥你可帮我看好弟妹,别给我弄丢了。”

说罢就大步跳上渔船。

路上沈父给下海的人交代要捞的东西,一是箱子二是书,“下海了不可勉强,以性命为主。”

海珠注意到他看了自己一眼,她重重点头,带头响应:“沈虞官放心,下了水若是谁遇到危险,我们其他人看到了就过去帮忙。”

沈父捋着胡子颇为欣赏地点头,这丫头是个机灵的。

“到了。”沈遂提醒。

船还没完全沉,船桅还有一截露在水面上,远处的海岸上站着湿漉漉的人。大船下沉迅速,转眼就只剩下水波,海珠等船上的人陆陆续续都下水了,她指使沈遂往另一侧划去。

“不可勉强。”沈遂叮嘱,他瞅了眼老父,跟海珠咬耳朵说:“这是艘官船,你下去了找锦帛文书,找到了我向官府给你多讨点银子。”

海珠点头,一跃跳下了船。!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