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宇笑了笑:“姜统领也认得这些东西么?不错,是南征出发之前,黄门令大人为我从陛下那里求来的赏赐。”
姜远微微一愣,过了一会儿才想起黄门令是刘禅身边那位史上有名的佞臣黄皓。
“都督和黄门令大人交情很好?”姜远试探着问道。
阎宇似乎心情不错,欣然回答道:“不瞒你说,黄门令大人算是我的伯乐。我是荆州南郡人,先帝在时便已出仕,然而多年来一直不得志。直到偶然遇到黄门令大人,他与我倾盖如故,在陛下面前多番举荐,才能有今日。”
姜远问道:“都督自荆州时便追随先帝匡扶汉室,中途想必也经历了荆州之失、夷陵之败,尚能矢志不渝,也是难能可贵……何至于要靠黄门令举荐才能得展抱负?”
“你是伯约的养子,伯约又深得丞相垂青,是不会懂得像我这样无根基靠山的人所经历的辛苦的。”阎宇叹了口气,语气中流露出一丝对姜远的羡慕。
姜远一时间无言以对,听到阎宇继续说道:“曹贼用人唯才是举,先帝用人则要求德才兼备,甚至对德行的要求更甚于才干。我是荆州人士,又非士族出身,在蜀地并无可以依靠的人,多年来所得不过是边地县丞、主簿这样无关紧要的职位罢了,即使丞相在时,也没能有所表现入他的眼。”
任何人只有被放到对的职位上才能较好地展现才华,当年庞统初投先主,被放到耒阳当一县令,险些便埋没了作为军师、谋主的才能。
但像曹操那样唯才是举不问个人的品德,姜远觉得也是对国家大有危害的。诚然当初天下不定,曹操南征北战需要大量的人才,但等到中原平定三足鼎立之后,依旧坚持用人唯才的大方针便有过于偏颇。
曹魏政权内部连年内斗,血腥和阴谋接踵而起纷至沓来,或许也和这种用人的策略不无关系。
反观蜀地如今的地方官吏虽然多有平庸碌碌之辈,但胜在忠诚仁厚,对下能体恤民众,对上能遵命行事。勤能补拙,只要上头制定的国策方针没有大的偏差,底下人按部就班奉命行事反倒能维持国家的稳定运转。
“没想到都督的仕途竟然如此颠沛艰难,但赤诚不改,终得拨云见日。此次南征,便是都督向朝廷证明自己的机会。”姜远说道。
“不错,我正欲借这次南征平叛向朝廷和陛下证明,我阎宇不是无能之辈。”他对姜远举杯说道,“姜统领深得伯约传授,又屡在北伐建功,请务必助我一臂之力。”
“都督放心,为国定边,此乃分内之事,姜远自当奋勇向前。”
阎宇淡淡一笑,忽然换了商量的语气同他说道:“等到平定永昌郡扫清叛贼之后,朝廷自然要在南中留人镇守。我庲降都督府设在朱提,距离南部诸郡颇远,因此还需一员大将戍边。不知姜统领可有志向为国守南疆?我可以请黄门令大人帮忙,向陛下举荐你……嗯,若是你此番表现出色,便是让陛下封你为镇南将军也未尝不可。”
姜远脸色平静,心中却惊起波澜,阎宇这番话里的信息量有点大,让他没法不去多想——这是打算和黄皓一起收买笼络自己吗?
“多谢都督美意,但镇南将军之职……以在下资历恐怕难以胜任。”姜远在阎宇的凝视下,故意做出惶恐不安的表情,同时委婉拒绝道。
按照汉朝军制,大将军、卫将军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都是第一档的中央武官。第二档则是前后左右将军,四征四镇将军的地位仅次于前后左右将军,且通常是边疆要地镇守大将,常年掌握兵权,论实权还要重于无事时留在朝中的前后左右将军。
像之前郭循虽被封为左将军,麾下却并无兵马,但四镇都是实权将领,镇北将军督汉中、镇东将军督永安、镇南将军督南中,镇西将军此前由姜维担任,是四镇中唯一有对北军事进攻权限的将领。
一想到义父出任镇西将军时都已经四十一岁了,姜远便觉得阎宇这个“镇南将军”的饼画的有点大,自己这么年轻又没有很大的战功,何德何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