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可以出兵十万,后续可用的援兵也绝不会少于这个数。”姜望说道,“去年年末平定寿春,叛逆诸葛诞丧失民心,得降兵五万有余,皆为原本戍守淮南的锐士。我主宽宏大赦,免去了这些人的罪过,使之也认识到跟随诸葛诞的错误并悔悟,重新成为大魏的将士。”
听到姜望提及寿春之战,孙綝心中有些不悦,但一码归一码,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淡忘旧怨,专注于眼前促成联盟的机会。
“若魏国可出十万兵马,那东吴也可以出十万人。”孙綝对姜望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过姜维乃当世名将,仅靠联军形成强大的兵力,恐怕仍旧难以胜之。”
“我主的意思是,由大魏先出兵攻其关中之地,姜维为保长安,必亲率大军来与我相持。”姜望细声密语道,“彼时东吴可突然发难,逆长江而上攻其永安,届时大魏襄阳与上庸、新城等地再发兵逼其汉中。蜀军兵少难以相顾,兼守多地必有所失,量姜维气力再高,又岂能分身救应?”
孙綝捻着胡须揣摩这个伐蜀战略,认为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且是魏国先以重兵进攻关中牵制姜维,东吴在这个计划之中扮演着和当年偷袭关羽一样可以轻松得利的角色。
诚意十足,孙綝不得不承认,姜望提出的这个计划诚意十足。
如果这真的是魏国朝廷的意思,那么也足以说明他们已经被姜维和蜀军的攻势逼到山穷水尽了,为了取得东吴的相助不惜在联军作战的计划上主动承担比较吃亏的牵制姜维主力的任务。
“好!”孙綝忍不住对这个提议拍手称好,虽然他没有领军征战的经验,但还是能够判断宏观战略的优劣的。
蜀军近年的重心一直放在对魏作战上,永安地区的防备并不厚重,甚至还因为邓艾突袭之类的突发事件抽走过部分兵力。
孙綝认为,如果是不宣而战背盟式的偷袭,他们是有很大机会得手的。
前提是不能泄露机密,必须瞒住蜀军的耳目,秘密完成军事进攻的准备。
“看来丞相已经明白了问题关键,所以在下必须要离开了。”姜望对孙綝说道,“我入朝提出结盟攻蜀之事必然会被西蜀知晓,不过贵国的陛下却帮了大忙,他在朝堂上那番义正辞严的驳斥想必也会传入西蜀君臣耳中。”
孙綝顺着他的话说道:“足下短短数日便离开江东,看似铩羽而归,西蜀君臣闻我陛下之言,必放松防备。”
“届时丞相只需要在调兵一事上多多用心,想好遮掩的手段和借口,不要令西蜀警觉便可。”
“此事不难,若是魏国可以稍加配合……”孙綝露出阴损的笑容。
姜望会心一笑,低声说道:“我被逐回许昌之后,我军便会以此为借口在荆州挑衅,江东增兵守御也是理所当然的。”
两人目光交汇,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至于孙亮的反对,谁在意呢?
姜望没有把吴主在朝堂上的态度当回事,孙綝也没有。
从站上吴国的金銮殿见到孙亮的第一眼,姜望心里就清楚了,眼前这个年少的皇帝和此时许昌宫殿中的曹奂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他人手中的提线傀儡罢了。
而现在,他正代表着大魏提线之人坐在这里,与东吴的提线之人相谈甚欢。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