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被 挤 着 了(2 / 2)

青洲大散修 颂词妄语 1425 字 9个月前

公孙衍立刻用随身宝剑割破食指,再将自己的血滴在小丹炉上,神奇的现象出现了,血液滴在丹炉那平滑的表面上迅速消失了,被吸收了!他再次滴了几滴,一样都吸收了,其它毫变化,他开口说道“给我变大!”,丹炉毫反应,他有些摸不清头绪了。

公孙衍想了一会儿,拿起身边的水袋,滴了几滴清水在小丹炉上面,水顺着丹炉光滑的表面流了下来,水渗不进去!一定是血液不够的缘故!他又开始往小丹炉上滴血,一滴、两滴、三滴…;十滴、二十滴、三十滴…;食指不够,再换中指…;一只手不够,再换另一只手……

公孙衍觉得只要小丹炉停止“吸血”了,就说明血液足够了。可他两只手都割破了,也没见小丹炉有停止“吸血”的迹象,甚至连“吸血”速度都没减缓,他自己倒是弄得脸色煞白,失血过多的样子。

公孙衍觉察到不对劲儿了,他停止滴血,开始深思,顺便吃点东西补充一下自己,他一边吃,一边盯着小丹炉看,忽然,他意识到刚才这小丹炉可是吸了不少血,按这小丹炉的体积应该是远远超出了其容量,说明这只丹炉其中定有奥妙。

他连忙又把这只炉鼎一体的丹炉拿在手里,打开炉鼎盖,翻过来倒过去仔细查看,还是没看出什么端倪。

公孙衍灵机一动,他想到了木剑,若要御剑飞行,必须先行注入真气,难道丹炉也是如此?他开始行功运气,向小丹炉中注入真气,注气不久,丹炉由茶壶般大小,蓦地变成西瓜般大小,重量也一下增加很多,他差点儿没拿住。

公孙衍大喜,立即强行运气,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向丹炉中灌注全部真气,“呼!”的一声,丹炉陡然变成庞然大炉,霹雳乓啷撞到了许多用来炼丹的工具和材料,公孙衍更是被挤在了洞壁上,动弹不得,他霎时冷汗直流,心中叫苦不迭,他不知道如何让其变小的方法!

就这样僵持在那里,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公孙衍感觉有些松动了,但身子还是法抽出来,直到一个时辰以后,公孙衍才从缝隙中抽出身子,他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开始仔细打量这只银白色大丹炉。

只见炉身上“如意乾坤炉”五个大字格外醒目,由于丹炉已经缩小了,四周与洞壁接触的地方空出不小空隙,公孙衍试着推了推丹炉,纹丝不动,他不禁有些诧异,公孙衍现在的力气,虽不说力可拔山,但拿起上千斤的东西还是没问题的,这丹炉得有多重呀!

随着时间的延长,丹炉不断变小,一天后,丹炉变回了原状,公孙衍知道,这丹炉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灌注真气才行,否则就会变小,觉得古人制作这玩意有些鸡肋,顿时失去了兴趣,不过,这家伙能瞬间变大,打架的时候可能起到奇兵的作用,这让他多少有些安慰。

其实,这丹炉一般要达到练气境以上才能运用自如,到那时,可以意念化气,一个念头就可控制丹炉的大小,此时的公孙衍又岂能知道这其中奥妙。

望着满地狼藉,公孙衍有些懊恼,许多物件和材料都损坏了,他又得去安化城购置东西,幸运的是黄铜丹炉没有损坏。

再次备齐材料和用具后,公孙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了炼丹,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状态。

就在公孙衍专心炼丹期间,济水王国青丘山脉,青丘峰下青丘宫的广场上,一只巨大的驮鹰缓缓降落下来,一位身着月白色宽松衣裤的清秀少女随即跳了下来,她冲着驮鹰挥挥手,驮鹰上的武者对着少女一抱拳,顿了一下脚,那驮鹰唳啸一声又冲天而起,振翅向东飞去。

这少女正是青菡,山高路远,即使乘驮鹰飞行也用了近十天才回来,远低于她御风飞行的速度,但为了避免青岳宗等人的怀疑,她也只能选择低调出行。

见到青菡回来,青丘宫广场上的一名执事连忙高呼:

“宫主师妹回宫!”

声音霎时间传遍广场附近的大小宫殿、亭台楼宇,听到那执事大呼小叫,青菡的眉头微皱,似是不喜,但她也没多作理会,迈步向青丘山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