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医者仁心(2 / 2)

看着朝气蓬勃的学生。

苏长空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好,那么第三堂课咱们就正式开始了。”

说着又拿起比,在讲台上勾勾画画起来。

位置刚好就在棋局的旁边。

LED屏的自动捕捉技术也准确的捕捉到了这个画面。

很快,就有一个古老的杆称,被苏长空画了出来。

杆秤画的惟妙惟肖,仿佛真的是实物一般。

经过LED屏的放大,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老师画的是以前的杆秤吗?”

“不知道老师画杆秤有什么含义啊?”

“这种杆秤是咱们以前的古宝,抓药的时候会用到杆秤。”

“估计这位老师是在教咱们如何抓药吧?”

“老师肯定不会让咱们失望的,咱们只管好好等着就行了。”

说的没错,以前中医抓药都是用这种杆秤,老师画出杆秤,必然是有说法的。”

下方的学生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钉在了苏长空的身上。

等待着苏长空接下来的说辞。

苏长空画完杆秤之后,转过头来看向下方的学生。

“你们有谁会使用杆秤?”

苏长空开口询问。

这种杆秤已经很少见到了。

市面上的,大多都是电子秤。

年轻人几乎没有会用这种东西的了。

甚至就连一些老师也在摇头。

只有一些年纪偏大的老师,懂得如何使用杆秤。

看到这里,苏长空忍不住叹息。

现在的中医教学确实有些问题。

中医学生居然连杆秤都不会使用了,这如何给人抓药?

要知道杆秤和现在的秤是不一样的啊。

甚至就连进制单位也不一样。

杆秤是十六进制,电子秤是十进制,两者的差距还是有些大。

以前的药方,所记载的用药剂量,也是用杆秤重量划分的。

用现在的称,按照以前的方子拿药,若是不懂得换算单位,能够准才怪呢。

别说是这些学生了,估计一些老中医也没有注意过这方面的事情。

以前的两和现在的两,是不一样的。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悲哀啊。

“看来你们都不知道,既然如此,我就教你们如何使用杆秤。”

“但是我也有个要求。”

“我教了你们之后,你们必须要牢记于心。”

“每个人都要灵活的使用杆称,不期望你经常用,但你们至少能够明白古代的杆秤和现在的电子秤的差别。”

“同样都是一两,称出来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进制单位也不一样,我希望你们能够将差别牢记于心”。

“能够做到吗?”

“能!”

操场上数千学生齐声呼喊。

看到这里,苏长空才笑了起来。

“好!”

“杆秤上的这些点儿,叫做准星。”

“十六颗准星,代表着十六钱。”

“十六钱等于一两,十六两则等于一斤。”

“古代采用的就是十六进制,古代的方子也是按照十六进制来抓药的。”

“这就是为什么方子是好方,但抓来的药却无法治病的原因之一。”

“计量单位已经不一样了。”

“用现在的秤抓古代的方,若不懂得换算,那绝对是个棒槌,是个庸医。”

“这一点一定要值得注意。”

下方的学生全部都眼冒金星。

有的人拿纸拿笔刷刷的记录,还有的人干脆拿出手机来录像录音。

“那么你们知道古代为什么要用十六进制吗?”

下方的诸多学生又整齐划一的摇头,看上去像是一大片波浪谷。

“今天我便告诉你们为什么,杆秤上,准星的前七颗,代表着北斗七星。”

“告诫人们在用秤的时候,要心中有方向,不可贪财迷钱,坑蒙拐骗。”

“中间的六颗准星,代表着东西南北以及上下,六个方位。”

“告诫大家在用秤的时候要心居中正,不可偏斜。”

“亏人家一点,便是亏了一方神灵。”

“最后的三颗星,代表着的分别是福,禄,寿。”

“亏别人一两就是在折自己的寿。”

“亏别人二两就是少自己的禄。”

“亏别人三两,就是折损自己的福。”

“这个杆秤虽然看着普通,但实际上却代表着匠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承载着的是古人的良心。”

“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把绝对公平的秤,但是却不能缺斤少两。”

“杆秤虽小,却可称出重量,称出人心。”

“可称出医者良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