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看山还是山(1 / 1)

她去了,整个班都生无可恋暗无天日了。

俞萍再一次凑近,压低声音悄悄道“非晚,我常听爸爸说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不如靠己。”

“学习仙学习仙,你得学习,才能重新位列仙班位列仙班。”

“非晚,你得自强不息了!”

俞萍晃动着脑袋,小手还背在身后,振振有词的模样像极了老学究。

就是这张稚嫩的脸,不太具有说服力。

俞非晚咂咂嘴,她眼里只有烤红薯的妈妈也能讲出大道理了。

果然,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萍萍是不打算帮我了吗?”

俞非晚故作悲戚,矫揉造作的很,短短一句话的腔调百转千回。

俞萍连连摆手,神神秘秘“有一个词叫双管齐下。”

“嘿嘿,我昨晚上新学的。”

“非晚,你放心,有我在,在学堂绝没有人敢欺负你的!”

俞萍的眼眸亮晶晶的,就好似浸润在水中的玻璃球,粼粼漾漾。

比这双明亮水润的眼睛更加闪耀的是倒映在她眼眸中的身影。

在俞萍看来,面前的小仙人是闪着金光的救世主。

昨日之后,俞萍就成了最忠实的信徒。

俞非晚下意识伸手揉了揉俞萍的小脑袋,然后趁着洗漱的时间与根植在她脑海里的养成游戏作斗争。

更确切的说,谈生意。

首先,她得确定,按部就班的入学堂,是否符合获得积分的标准。

积分就是生命,就是她让这个脆弱的小家度过磨难的关键。

进入游戏时绑定的银行卡信息也形同虚设,所以,她必须得斤斤计较。

“不算。”

脑海里出现的两个字冰冷无情。

俞非晚见怪不怪,一本正经道“暂且称呼你为系统吧。”

“统子,你学问是不是很垃圾?”

“古话说的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如果你对流传数千年的华夏圣人之言水土不服,我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

“曾经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后来我看山不是山,看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现在的看山是山,与我当年看山是山,体会已经绝然不同。”

“难道,你觉得这不是一种学习吗?”

“你不认同的话,就只能说明你尚需进化,聪明的系统才能看得见听得懂。”

大忽悠俞非晚披甲上阵,就没有洗不了的脑。

“统子,请大声回答我,这算学习吗?”

沉默在蔓延,时不时还能听到斑驳杂乱的电流声划过的声音。

“算,算是吧。”

系统表示,说的好有道理,想辩驳都不知道该从何辩驳。

还能怎么办,只能选择屈服啊。

毕竟,只要能听懂,就是聪明的系统了。

那句学问是不是很垃圾,太扎心了。

可是,为什么觉得这句话,那么熟悉。

俞非晚心满意足擦了擦脸上的水。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里,同时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

积分,等于金钱。

还好,她脑海里的小统子,智能是真的智能,稚嫩也是真的稚嫩。

“统子,你们做系统的也得言而有信。”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学堂,她上定了。

大把的积分,她也要定了。

“萍萍,我答应跟你一起上学。”

这世上能有几人如她一般幸运,与自己亲爱的妈妈成为同学。

简简单单的用完早饭,俞水山就一手牵着俞萍,一手牵着俞非晚,朝着那座破败的古庙走去。

“晚晚,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和萍萍妈可以认你做女儿,想法子给你上个户口。”

“当然,你不愿意的话,也可以唤我叔叔。”

对这个突兀出现在家中的奇怪女孩儿,甚合俞水山的眼缘。

仿佛,是真的与他们一家人有缘。

俞非晚轻轻蹙了下眉,白净的小脸皱在一起



做不成母女,做姐妹吗?

也许,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光明正大与妈妈相认了。

但是,她不贪心。

想到这里,俞非晚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洋溢着甜滋滋的笑容“我愿意。”

“我很愿意。”

求而不得变成了心想事成,她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应该的。

是亲人。

隔着一重重时光,数十年后的那场夏雨终于成为此刻落在她肩头的飘雪,那场肆虐的狂风,也终与此间凛冽北风交织相融。

她还是她。

她的妈妈,她的亲人,都会淌过风雨,相携与数十年后。

“我要做姐姐!”俞萍在一旁轻晃着胳膊,迫不及待的争取。

俞水山侧眸,等待着俞非晚的反应。

“好。”

“你做姐姐。”俞非晚不假思索的应下。

她这算不算是无意间就超级加辈了。

古庙,近在眼前。

俞水山神情凝重的扫过仍有历史痕迹的狼藉,轻轻叹息一声。

曾经,他也一度被关在古庙之中。

日日检讨,日日被奚落。

那时,他拼命的想要脱离这里。

如今,这座他曾经最深恶痛绝的古庙,被充当做了学堂,点燃了了延续文明的薪火,成为了无数人未来的希望起点。

都过去了。

抬脚,踏足。

在俞水山与校长的一番商量下,俞非晚拥有了入学的资格。

小学的校长,曾是俞水山的同学。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境遇已经不大相同。

“萍萍,晚晚,好好学。”

“爸始终都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只是,阴差阳错,爸没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俞水山半蹲着,眉眼温和,轻声嘱咐。

就在这时,一道泼辣无理,尖酸刻薄的声音响起。

“小叔子,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的。”

“听说之前期中考,萍萍的成绩都一塌糊涂。”

“再说了,女娃子读那么多书也没什么用,丫头片子都是给别人家养。”

“哪像我们海宏,自入学,就一直是双百,比萍萍还小几个月呢,现在都五年级了,来年夏天可就要去县城里上学了。”

“萍萍呢?”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二年级吧?”

俞水山起身“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