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吃火锅(2 / 2)

黄欣然是个说做就做的主儿,打定了主意,谁说也不好使。当然,这种小事上,也没人提出反对。反正做出来后,有人买就卖,没人买就算。

说完了吃的,大家说笑中不知不觉就歪了楼,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谈到了国库券上。

其实国库券已经发行两年了,手上有闲钱的人看着利息高,也有不少人买。不过更多人则保持观望的态度。

他们之所以提及这个问题,就是提前离开去照顾老妈的吴师傅带起的。

吴师傅的老妈得了大病,那病花去了吴师傅不少钱,也掏空了吴师傅的钱口袋。为了给老妈治病,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手上购买的国库券上。

想问问早点铺子的众人,谁愿意买。

国库券没到兑换日期,是没办法拿钱出来应急的。不过,却可以通过私人转手换成钱。

就比如说50元的国库券,卖给专门收的人,大概能卖42-45元。100元面值的能卖94-96元之间。

至于为何100元面值的国库券能多卖钱,大家都不清楚。反正只知道,100元面值的能换更多的钱。

其实,把国库券转手给私人换成钱真不划算。

这时期的国库券其实国家并不允许流通,但是吧,如吴师傅这样着急用钱的情况,不拿国库券换钱救命,又能如何?

说到后来,墩子师傅神秘兮兮地开口,“其实,我倒有另外的门路。就是农存信用社那边存定期,利息比国库券更高。我有门路,你们要不要试试?”

黄欣然突然想起来上辈子,似乎她也买过国库券,具体是哪一年她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的她是赚到第一笔钱后,就把身上的钱一半买了国库券,打算留着给将来做保障。

另一半,她就是存了农村信用社的定期。

她记得很清楚,当时她买的是六年期自动转存的利滚利的定期。也就是说,存进去是500块钱,到期6年再自动存6年,到期取出来时,200块钱的本金就变成了600多块钱。

看上去这是一大笔钱了对吧?

实际上,这600多块钱是亏本的。

毕竟,这年头的200块钱实际购买力惊人,而等到12年后,全民都富裕起来了,大家都脱离了万元户的时代,600多块钱拿出去,好像随便转一转就花出去了。

见大家越是讨论这个就越起劲,甚至还相互鼓舞着,说要和吴师傅学,把手上的国库券都卖掉换成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存单。

黄欣然没忍住,重重咳嗽了声:“其实你们大可不必这样。有句俗话说得好,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们完全可以存点国库券,再每个银行都存一点。放些定期,再放一部分活期。省得要花钱时都拿不出来,耽误了时间。”

“然姐说得对,鸡蛋确实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那银行还不起钱破产了,我们不就亏大了。”

“你就是前怕狼后怕虎,真那么害怕,干脆就放家里,还不用惦记着怕这些钱不稳当。”

“放家里也不稳当,还得被贼惦记……”

众人越说越热闹,也就是这时,三牛仔带着陆云茜过来了。

比起脸色如常的三牛仔,陆云茜低垂着脑袋一语不发,瞧她的脸色,还有脸上的红肿,不难看出她之前遭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