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骑兵扩建,根基和家(2 / 2)

“这……恐怕不太合适吧。”胡江把目光艰难地从银子移开,还是婉拒道。

可以看出,胡江在他们中的声望很高,其他十人虽然急切,却也没有出声阻拦。

周柏摇摇头笑着摆手道:“放心,胡队正,我又不造反,怎么可能让朝廷经制之兵来投靠于我。”

“这五十两是你们长途护送的辛苦费,我不忍为国效力之军卒,生活上过得艰难。”

“快拿了下去吧,我和你们队正还有话要说。”

为什么说雷浩渺这个总督对银蛟军,已经相当不错,只看他们比普通军队高一级就知道。

伍长相当于什长,什长相当于队正。

不过这个待遇仅仅限于军官一阶,普通蛟骑军将士比普通的州军,也就是多个能按时发响。

说来周柏的庄丁军制和朝廷正规军制大体相同,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

虽然对外是称呼为队长、把头,但要不是金兵入侵,得了个乡巡名份,其实是非常犯忌讳之事。

最终,在兄弟们的恳切目光中,胡江还是叹息一声松口,让他们领了银子告退。

片刻后,堂间再度恢复安静,只剩周柏和胡江两人。

周柏没有先开口,胡江反而扑通一声突然跪下,他目光恳切哀求道:“周编修乃是天人,前途远大,请不要让我等难做,只要不是背叛总督,胡某愿效犬马之劳。”

什么是聪明人,胡江就是,这不是妥妥的先发制人。

“我就说你想多了,朝廷和总督都待我不错,我如何会做违背朝廷制度的事情。”

“直说了,我是爱马之人,希望胡队正想办法为我弄几匹蛟马,钱好商量,报酬肯定也不会少。”周柏连忙将胡江扶起来,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胡江忽然松了一口气,走私蛟马虽然是明令禁止,但总是能做的。

近些年在蛟马骑军中,可是有不少做这等生意的贵人。

他果断答应道:“大人如果不介意是淘汰下来的蛟马或者尚未长成的幼马,那胡某不才,应是可以为您弄来几匹。”

“淘汰的蛟马我要,被淘汰的兵我也要,你们蛟马骑军中肯定有解甲归田的老兵,可以送到我这里。”周柏深深看了一眼胡江,点点头道。

这话让胡江听完愣住,您这不还是看上他们的人了。

“去岁金人南侵你们知道吧,州里出动过一支兵马来救莪们平苍吗?最后虽然艰难打退,可又牺牲了多少子弟,朝廷又可承认他们的功绩?”

“大道理不说,断胳膊断腿的,可以来我这里做骑兵教习;因为小伤或者年龄等问题被淘汰的,可以直接当我的庄丁队长。

有武勇骑术的可以来,有经验我同样收留,和其他庄丁享受同等待遇。”周柏也不嫌烦,反而是详细道来,消除胡江的疑虑。

“大人,我,我……”

胡江面色纠结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周编修没直接挖银蛟军的墙角,可收拢老兵也不像一个正经天人所为啊。

周柏见此又加了一把火:“听闻胡家祖上曾是郡望,后面一步步衰弱至乡族,没有后盾,你这九品队正在银蛟军中恐怕已是极限。”

“汝之父母年过古稀,不知可有考虑过身后事,不成祖灵便入冥土,受那孤独折磨之苦……”

家族父母,顿时成了压垮胡江的最后一根稻草,周柏没有说谎,胡家留下的隐秘中,就有关于祖灵阴福之类的说法。

我起码也要晋升八品乃至七品,这样才能恢复县豪家格,灵域便能多承载两位祖灵。

“此事不算背叛,我答应大人。”胡江不再折磨自己,终于还是点点头道。

“一匹蛟马给你五十两基础分成,十个老兵等于一匹蛟马,其余需要打点的资源都是我出,路走通了,你升官也就顺理成章。”

当胡江拿着两千两的疏通费离开后,周柏明白骑兵扩张的骨干要有了,如黄虎这般的骑将也不愁没有相匹配的战马。

北境多平原,骑兵是必不可少的兵种,在战略程度上,甚至要比步兵高。

但受限于各种因素,暂时只能以步兵来完成前期的扩张。

本来在没接触定州银蛟军,玄衣卫没送上胡江等人的资料之前,周柏都是打算把骑兵建设往后放一放,保持百骑的规模就算了。

可既然有突破口,自然也不会放过,他初步看了一眼内府财政,这大半年的积累足够他多走几步路。

……

处理完这边,周柏便要赶回小院。

路上远远可见,院内福伯的厢房亮着烛光,新换的窗纸上映照出屋内情形。

一个苍老人影坐在窗前,身后则是一个女子的倩影,他双手搭在老人的肩上,似乎在按肩。

“族长,族长。”

朝着守在院门前的两个家丁轻轻点头,周柏便径直走到福伯屋前,推门而入,里面果然是于月筠在给福伯按摩肩膀。

看到这一幕,周柏的目光愈发柔和。

“柏哥儿忙完应酬了,你看看,筠小姐非得给我按,大半年了,说是你让她来的。”福伯头发已经完全变白,但精神头反而好了不少,说话中气十足。

周柏没有拆穿于月筠的好意,接过位置,给福伯继续按:“您看看,这不是挺有效的,活血化瘀养护经脉,可以让您长命百岁。”

一缕缕柔和的混元法力,很快就在福伯全身经脉走上一遍,没什么病灶,只能说于月筠确实照顾的很好。

“我活那么久干什么,我只想看着小小少爷出世就满足了。”福伯突然按住周柏的手,转身看了看他们两个道。

“哈哈哈,我倒是愿意,就是不知道某人……”

“周柏你一回来就欺负人,还有福伯,您……哼。”

“哈哈哈。”

于月筠的小女儿姿态,顿时将福伯和周柏逗乐,一时间这小屋内倒也有了几分家的味道。

半个时辰后,屋内烛光熄灭,周柏和于月筠一前一后走出小院。

月色下,两人相互依偎。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你给我写的信,我很喜欢。”

“里面的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还有呢?”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