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当初有人敢劝说一下老朱,老朱也能听得进去,或许还不会让大明在后来变得越来越“穷”,不仅是养了一群“猪”,在财政之处上,养藩王、宗室,成了最后一根压骆驼的稻草。
更是从其他方面,导致了藩王与京师之间的关系微妙。
看着大孙子让人送回来的信,上面不仅写了有关于商人的事情,还写了关于别的事情,比如,建立一个新的培养大夫的地方,这个机构,从上到下,都将是内行人来指挥内行人,而不会像是过去一样,虽然名义上是内行人指挥内行人,但还是要受到外行人的辖制。
就算是内行人,也要从“寒门”选择一定数量的人,不能让这个机构被医学世家给把控了。
这其实就像是朝廷那样,任何群体,都需要要,但都不能是压倒性的,必须要把控一个度,还不能让他们真掐成红眼鸡一样,要让他们竞争起来,但要良性竞争。
在这里,朱英也浅浅地说了一下党争的危害。
朱元璋看着这一行字,想到自己已是被勾起了心思,想着利用党争来平衡文臣集团,平衡朝廷的新兴势力。
意识到自己已是差点让党争在自己手上出现,老朱额头都冒了一层薄汗。
他之所以会起了这个心思,还是因为看武勋集团太团结,之前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朱元璋就想着,这些人留着可以,包括那些文臣老臣,留着也可以,但不能将一个真的烂摊子留给他的继任者。
他可以举起屠刀,他的继任者怕是没这个狠心对着这些人纷纷举起屠刀。
为了防止这些人倚老卖老,又要用这些人,就想着,埋下几个雷,让这些原本团结在一起的集团内部,也慢慢分裂,最终,出现不同利益的小集团。
没有一个压倒性的大集团,就算是两三个集团互掐,也好过团结在一起对抗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是吗?
这就是老朱为后代们想的一个招儿,他自己用不上这种平衡之术,因为他对这些人有着压制,但他的子孙后代,却未必有着这样的能力。
但在朱英回归之后,老朱已是暂时歇了这个心思。
最近突然又冒出了类似的念头,似乎是因为朝廷上的一些人,竟是抱团来“排挤”他的大孙子,这些文臣的做法,让老朱很不满意。
但与武将不同,只要这些人不犯大错,只是态度上有些冷淡,他还真不能将他们全都杀了。
他虽然杀性一直都很重,但也不是杀人狂魔啊。
而这些人也挺滑不留手,只要是他点名交代了让他们完成任务的,这些人都会老实去完成。
可凡是没被交代任务的,那是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
这样的态度,不能说是错。
但跟当初围着皇孙朱允炆的阵势一比,就看出这些文臣的不反抗却也不合作的态度来了。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他的大孙子亲近商人,不亲近这些人?
这些人都清高,觉得自家是文臣,讲究风骨,觉得皇长孙不亲近贤人,他们既是没办法改变皇长孙的想法,也不敢去指责什么,就非暴力不合作。
朱元璋看在眼里,就想着,这些文臣难道就没有弱点吗?必然是有的,既然是人,就有弱点。
就算这些文臣是一个大的地区出来的,但大的地区中,也分着一个个的小地区,按照小地区去划分,照样能让他们内部分裂开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