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表面上笑眯眯,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各有不同了。
反正,心里吐槽的,那一定是有,还不会是一个两个。
但就算是心里吐槽不断的大臣,也不敢表露出来。
谁让他们侍奉的这位皇上,不仅爱炫耀儿子、孙子,还格外小心眼呢!
对方不在意的事,冒犯了,也许不会惹来大麻烦。
对方在意的事,冒犯了对方,丢官都是小事,怕是还会有更可怕的后果。
所以,大家都是陪着笑脸,也不敢插话。
当然了,也有大臣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军队有了新式武器,火器之威,摧山坼地,还有了钢刀、钢剑,光是这几样,就可以让军队的实力翻倍提升了。
海上又有了大捷,还是赶在了这个时候。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皇上、太孙故意为之?
如果是后者,是不是代表着,讨论了很久的放开海禁一事,终于要等到一个结果了?
明朝这个时候,议论一件大事,往往会扯皮很久。
哪怕上面坐着的皇帝能压住阵,并且有了自己的主意,但只要事情够大,波及的范围够广,讨论这件事时,就免不了扯来扯去。
但凡时机未到,不是太着急的事,拖上一二年都很正常,拖上几个月,那简直就更正常不过了。
是否放开海禁这件事,就是如此。
因为涉及范围很广,不管是放开,还是不放开,都会影响一大批人。
尤其是,如果是放开了海禁,还可能影响到南方的世族。
本来南方有些地方,就与朝廷有些隔阂。
老朱又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人,哪个地方对朝廷有敌意,他就给那个地方施压,让那个地方的人更不舒服。
这样一来二去,大明建立都已是这么久了,原本对新朝有抵触的地方,抵触依旧存在。
海禁这件事,还催生出了很多走私的势力。
这些势力,连成了一张大网,连朝中大臣、皇亲国戚、开国元勋都牵扯了进来。
这些人,为了已有的利益,自然不愿意支持放开海禁。
一旦放开了海禁,海商可以自由出行了,那么,靠着背景跟势力走私的商人,岂不是无法像过去那样大赚了?
从外面进来的货物多了,以前可以物以稀为贵的货物,纵然依旧值钱,岂不是也不能卖更高价了?
就算依旧是有得赚,但过去能赚一百万两,现在只能赚一二十万两,在这些人看来,那就不是赚,而是赔了几十万两!
就连这次陪着老朱、朱英一起看阅兵的大臣里,就有几人,与走私的海商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不是直接关系,但他们年年可是拿着好处呢!
彼此递了个眼神,这几人已是提高了警惕。
他们想着,若皇上趁着大捷,再次提出放开海禁,那他们可要小心了,不能再站出来反对了。
事到如今,怕是想要从明面上阻止,已是不可能。
能不能真的放开海禁,还是要看地方上的具体实施。
若是沿海各世族不支持,这海禁,就放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