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无人添薪”,这四个字太过荒谬,以至于赵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不成那个紫濛馆里面是空的,堂堂国信使(使臣)怎竟过得落魄如斯?
他抬起头,看阶下的人来的并不齐全,正如每一个寒冷的冬日。有时候这样的情形不坏,人多嘴杂,心也杂,只要需要的人在就好。赵祯纾解开紧锁的双眉,让自己坐的尽量舒服一点,声音平缓的召唤:“富弼今天来了没有?”
富弼早料到此事会与他有关,赶紧答应:“臣在。”
“你曾出使辽国,可曾受到此等对待?”
“启禀陛下,本朝与辽国向来奉行兄弟之仪,敌国之礼。”富弼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说辞,“言语上的相互争强难免,但如此冷落绝无可能。臣在任时,北朝国主甚至七拜起居,御床饮酒…”
“朕亦听闻北朝皇帝接见本朝国信使的朝见仪,远比那交趾(越南),高丽要更郑重。”赵祯深吸一口气,愈发的想不通。
他当然记得,章频①因得罪过章献而一路被贬,早些年又与丁胃关系靠得颇近不受任用,临近派遣,朝廷才愿意借官②他为刑部郎中,可在国信使中仍不算很拿得出手的。但碍于两朝盟约,他觉得耶律宗真怎么也不至于看人下菜碟到这地步。
“现在的国信副使是谁,闲置了吗?”怨不得他另起疑窦,按理说这么重大的消息,确实应该是章频的副手最快回报。
“是王惟用。”李迪答道,“但其是武将,平时极少透过他联络,此次尚未收到他的传书。”
“惟用惟用,真要有用才好。”赵祯责怪了一句,心里却清楚不能让这事成了无头公案,便问富弼,“如果依惯例,这种情形该如何做?”
富弼有些发愁,心说几十年来没有过这种状况,哪来的惯例呢?思前想后,只好答:“若是辽使殁于宋,臣以为该由陛下钦命接伴使护送回国,就不知辽国皇帝是怎么打算的。”
李迪插话道:“辽国皇帝决定于馆中就地祭奠,早晨这消息是透过急脚递传的,二千里路算下来已有五六日过去,恐怕该做的都做完了。”
“好啊,比咱们的礼数还周全。”赵祯冷笑一声。
契丹想一手操揽,是真心假意都未知,里头若没有大宋的事,更难查明真相了。但该派谁去查,又是个问题。他思量一番后问:“这个章频可有子嗣?”
“有一子,好像名章访。”
“能堪重任吗?”
“此子曾入狱,虽说是有冤情,也昭雪了,但素行似是个胆小之人。”
赵祯在心中权衡一番,对富弼道:“胆小不胆小,此刻也由不得他,等退了朝,你带着朕的口谕去对他述说利害,让他走一趟辽国。自己的爹殁了,怎么也得让他亲自将尸身接回来,这等天理,耶律宗真没得不答应。至于他到了地方,该做些什么,你知道吗?”
①此人在《宋史》中叫章频,在《长编》中叫张频,我不知道该信哪个,此处姑且依宋史为准。
②为表对出访国的重视,宋代有国信使接任之前临时授予较高官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