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只要学不死,就要往死里学(2 / 2)

搞水利的就喜欢这种数学好的,毕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

“不错,你对《九章算术》可谓是精通了,所以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在教学生的时候,把这《九章算术》也加进去,或者说更加要侧重于《九章算术》的教学。

当然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们的识字量。

不然光会计算,但是很多的字都不认识,题都看不懂的话,那也是没用的,本官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你把这些学生们往这个方面培养,到时候会有人来给大家考试,通过考试的话就能够到青江水渠那边去帮忙。

你有信心把这些学生们交出来吗?”

虽然这个学生去了每个月给的银子肯定不多,但是这群学生年纪不大,能够管他们吃饱饭,每个月还能够有点月银也已经很不错了。

张文柏是真心为这个孩子们感到开心。

他拍着自己胸脯保证道:“傅大人请放心,这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尽力把我所会都交给学生们!”

张文柏送完傅今安他们一群人走后激动地跑回去跟学生们说这个好消息。

“大家可得好好学习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加入一项新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尽快地学好学得精通,傅大人说两个月之后就要参加考试了,考试通过就能够去水渠帮忙,你们就能够挣银子了!”

学生们欢呼了起来!

学!肯定得学!就是没日没夜从不休息他们也要把傅大人说的那本什么《九章算术》背到滚瓜烂熟!

倒是韦县令有些不解:“傅大人,到时候真的让这群学生去帮忙吗?或者要不要下关召集一些秀才举人之类的来帮忙,他们识字更多,更加的厉害,让他们去帮忙不是更好吗?”

这些学生们可都是零基础,两个多月就要学会上手,真的能成吗?

可不要因为这群学生而坏事了。

青江水渠那么重要的工程。

傅今安摇头:“没事,就他们就够了。”

给他们一个机会,不是让他们真正地去负责关键的事情,主要是让他们在水渠那边帮点小忙,然后看看有没有对水利这方面比较有天赋也感兴趣的学生。

到时候她准备定向培养这些学生相当于是给自己找水利学徒工了,所以她才给这些孩子们一些机会的。

而那些秀才举人呀什么的,人家的目标那可是早就已经很明确了的。

人家是要考科举考中进士,最后步入官场做官的,他们不一定会对水利这方面感兴趣,甚至他们可能还会鄙视水利一途,觉得他们就是泥瓦匠呢。

韦县令听到傅今安长远的打算之后对傅今安更加地刮目相看了,小小年纪就能走一步,看三步是他不如傅今安。

他以后再也不会随便质疑傅今安了,毕竟傅今安比他更加的年轻,更加的有想法,也更加的能看得长远。

傅今安又在里江县这边看了一下灾后重建的工作之后才跟着夏云祁一块离开。

夏云祁回头看了一下越来越小的左江县,以前从来没觉得读书有这么难。

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有可能就会改变这些学生们的一辈子。

“我们致远书院除了给他们捐书之外,能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用在给这些学生们发笔墨纸砚上。”

之前想要开致远书铺就是为了给这些学生们提供免费的书籍,能够印发出更加便宜的书籍,让平民的百姓也能够买得起书。

但是现在看见那些学生们的精神状态,看见他们上学的艰苦情况之后,夏云祁又想着是不是能够给他们提供笔墨纸业,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练字。

要知道用毛笔在纸上写字,跟在地上用木棍子写字,那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手感什么的也不同,练字什么的要很久很久才能够看得出效果的。

夏云祁把傅今安的那句话给听进去了,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是上邶朝未来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新鲜的血液。

他们以后如果能成长起来,估计大部分都能够成为好官,真正地为老百姓谋福利,因为他们就是从底层的百姓走出来的,他们更加了解底层百姓生活的贫苦。

正因为想到这个,夏云祁才更想资助他们,更想让他们走出去,如果有他们在的话,上邶朝的官场一定会发生改变,一定会欣欣向荣起来的。

“你的那五成利润你拿着,本王的那五成利润就换成笔墨纸砚。”

夏云祁在心里边琢磨着怎样才能够支持这些免费的私塾开到全国各地去,让更多底层的百姓有机会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时也打破现在累世公卿的局面。

但是这个太难太难了,要花费很多很多的银子。

这个不是他们哪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不是他们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这个还得朝廷出面,用朝廷的拨款才能够做得成功。

不过现在他递折子申请上去的话,他的父皇会批吗?肯定不会的。

那些朝堂上边的老屁股会同意吗?肯定不会同意的。

这简直就是打破了现在的阶层限制要从那些人的虎口里边夺食。

只要提出来肯定会遭到强烈地反对。

他得想办法先把这三个试点的免费私塾保下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