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只会读书(2 / 2)

书籍中这样描述着:十八妖楼,太白禁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整本书籍,只写了八个字!

古小天盯着手中的书籍,满头的问号,对着段鹏道:“段师兄,这...是不是太草率了。”

段鹏见道古小天如此,摇了摇头,语气中还着几分不屑:“不草率,书中已经明确说清楚了,你们参悟不透,只怪你们读书太少。”

一旁的玉文姬可不管这么多,站起身,撸起袖子,一伸手,就在背后搭住了段鹏的肩:“书呆子,我们都要进入十八妖楼,里面就是队友了,你这也不说那也不说,怎么要我把你打到你说么?”

段鹏轻轻的捏住了玉文姬搭在自己肩膀的手,轻轻放下,随后拍了拍自己的衣肩。

“我不会打架,我也说了,书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扯!你不会打架,你能住这九院?别跟老娘废话,来打一架,你打服了我,我们现在就走。”

段鹏继续摇头,一脸正气样:“我只会读书,不会打架。”

古小天也有点不满,毕竟不告诉就不告诉,如今这拿八个字来羞辱自己,又是何意。

“段师兄,我只是不明白这八个字的含义。”

“那便是你们书读的太少了,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见这段鹏不再解释,古小天只得拉住还欲跟段鹏来一架的玉文姬,匆匆告退。

院内,段鹏从怀中掏出书本来,躺到愧树下的躺椅上,愧树叶落在肩头,也不去理会,专心致志的读着手里的书,读了一页,望向上方的愧树喃喃自语道:“希望,他能读懂其中的奥妙吧。”

院子外,玉文姬还有些生气,自己本就不喜欢段鹏,如今段鹏又这样敷衍他们,火气更是大了三分。

“小天,你别管了,我现在就把这破院子拆了。”

“好了好了,段师兄这人我相信也不会无缘无故给这一本书的。”古小天劝道。

其实出来后的古小天就仔细想过了,段鹏这人看着虽然难相处,但是如此爱书的人,竟然肯将书籍交给自己,定有他的道理。

只是,段鹏还是太傲娇了,有什么话,直说不行么,非得绕弯子。

院外,两人此次的收货,就是这只有八个字的书籍,再无收货。

对于十八妖楼的情报可是一点没探取到。

两人分别,各自回屋休息。

夜晚,古小天从衣兜里掏出今日段鹏给的那本书籍,反复观看。

这书籍倒是不厚,可若都是字,想要通读完,还是需要些时日的。

只是这书籍,现在还就只有八个字。

坐在床上的古小天看着这本书,突然想到了段鹏今天的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是不是自己读的还太少了,便开始默默的读着这八个字,准备读个一百遍,反正都是穿越而来,没准这就是本需要什么口令或者指示,才会显字的书也说不准。

然而,还是古小天的脑洞太大了,这都默读了一百遍了,依然还是只有八个字,根本没有其他的字显现出来。

长叹了一口气,感慨了一下自己那无聊的脑洞,古小天放下书籍,也不打算在深入研究了。

曾经的他就不爱读书,读书也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如今到这里,武者世界,万万没想到,还要读书。

离进入十八妖楼,只有五日了,若是这五日自己不在获取点情报,那进入十八妖楼的凶险,又如何预防,想着想着,古小天就睡着了。

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古小天也向来是如此。

床头的书籍,不知何时放出了一丝金光,只是所有人都已进入睡梦中,无人知晓。

这一夜,古小天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场景自己不曾见过,但他也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就身处在太白之中。而这场景,从下往上去,直穿云天,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这层的最末端,有一阶梯,阶梯很高,看似无尽,中间还有雾气挡住,就像是登仙的阶梯一样。

而不等古小天在多仔细看这场景,自己的身旁竟窜出来了一只猴子。

这猴子,面露凶煞之气,尖牙利嘴,全身的毛色也与寻常猴子不同,是一种血红色的毛,这猴双手的指甲极长,只是看看就已知晓不能被这猴子所抓,若是被抓一下,恐怕那伤疤也不浅,若是伤到要害,可能还会丧命。

猴子嘴里发出像怪物一样的嘶吼声,朝着古小天扑了过来,古小天惊起一身冷汗,慌忙腾空跳起,却还是被猴子挠破了大腿,只是梦里的他并无痛感,猴子继续攻击着古小天,古小天躲避不及,胸口被狠狠的抓了一爪,猛地从床上坐起,此时外边已是天亮了。

第二日,古小天继续研究这本书籍,直到玉文姬来十屋找古小天。

见古小天还在研究着书籍,玉文姬有些没好气的道:“你还看这破书干什么,这段鹏摆明了就是不想告诉我们,拿本破书忽悠你呢,你要真想知道,今天我就喊上黄圣杰,我们一起去找段鹏,他不说直接跟他打一架,我们三人还敌不过一个段鹏?”

古小天还在床上默默看着书籍,盯着这八个字,反复研究,丝毫没听到玉文姬叽里呱啦的讲了一大通。

见古小天也要变成一副书呆子的模样,玉文姬哪里还忍得住,直接上去一巴掌就拍在了古小天的脑门上,给古小天吓得抖了个激灵。

这才合下书籍,脸上带有歉意的笑道:“玉屋长你来了啊,不好意思,看书看的太入迷了,没注意到你。”

“玉屋长,我觉得段鹏没有忽悠我们,昨日我做了一个梦,那梦的感觉很真实,似乎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古小天指了指拿在手里的书,又把昨日的梦境阐述一番,“可能,这就是这本书的奥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