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醒(合一)(1 / 2)

京中风声鹤唳,许多人家都关门谢客,生怕被卷入暗流涌动的漩涡中。</p>

顾大老爷身居御史中丞,日日率领一众御史在城下谏言。</p>

蒋太后未曾露面,而御史台的真实目的并非劝谏蒋太后,而是帮天下百姓分辩忠奸善恶。</p>

除去牛马御史几名清流,傅凛一派的大臣这次也站在了顾大老爷一方。</p>

他们清楚,若此番不帮三殿下争取,这朝政就要被改蒋姓了。</p>

值得庆幸的是谢昆不在,户部皆由顾二老爷掌管。</p>

他立刻命人封账,并将户部银两暗中转送兵部,由兵部尚书看护。</p>

而兵部尚书也早早命士兵穿好甲胄备上武器,若英国公真敢篡权,谋害贤臣,他能挡一时是一时。</p>

兵部的兵马虽不足以除掉奸佞,但他也不会束手就擒。</p>

顾大老爷顾二老爷皆有重任在身,顾三老爷便担负起看守宅院之责。</p>

他不但不觉自己被两位哥哥轻视了,反而十分看重自己的责任。</p>

一家老小都由他看护,全家的性命系在他肩上,能力越大责任便越大,可见大哥二哥有多么的信任他。</p>

静姨娘为顾三老爷熬了参汤,心疼的道:“老爷最近都瘦了,妾身却什么忙都帮不上,真是愧对老爷对妾身的疼爱。”</p>

顾三老爷温柔的拍拍她的手,柔声劝道:“这本就是男人该做的事,你帮我打理好后院已是帮了我大忙,别为难自己了。”</p>

“嗯。”静姨娘乖巧点头,一边为顾三老爷揉捏肩膀,一边道:“老爷,我听说二哥唤了纪大夫入府,咱们府上可有人生病?”</p>

“二哥那是为了保护纪大夫,顺便也好给暗……给母亲看病。”顾三老爷差点咬了舌头,险些说漏嘴了嘴。</p>

静姨娘柳眉皱起,她刚才可听的分明,他明明是要讲什么,后来生生改了口。</p>

顾三老爷怕自己露馅,将参汤一口干掉,找个借口闪身走人了。</p>

静姨娘坐下来,皱眉喃喃自语,“暗,暗……”</p>

她瞳孔猛然缩起,难道是英国公正在到处搜寻的暗龙卫指挥使!</p>

静姨娘因这个猜测而惊慌不已,她十分了解英国公的可怕,与他为敌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p>

顾家兄弟简直是不自量力,竟妄图螳臂当车。</p>

就算顾锦璃嫁入了平阳王府,他们完全可以将二房推出去,独善其身。</p>

本就是二房自家的事,何必将整个顾府都连累了。</p>

静姨娘此时十分想念顾老夫人,若她身子骨还硬朗,定会提出分家,将老二一家踢出去。</p>

可如今当家做主的是顾大老爷,那就是个木头!</p>

静姨娘急得在屋里直转圈,大房愿意找死她管不着,可她决不能看着老爷和昌儿有难。</p>

静姨娘踱了几步,拿起了披风,对婢女道:“我有些胸闷,你陪我去院中走走。”</p>

她要先摸清那人的位置,再行定夺。</p>

……</p>

此时的魏岳心情甚是慌乱。</p>

英国公明明告诉他那蛊虫无解,怎么就被那苗洛给解了?</p>

陛下对平阳王府异常信任,若是陛下醒过来,只怕落难的就是他了。</p>

魏岳心中不安稳,决定将这里的事情飞鸽传书告知给英国公。</p>

可出了营帐才发现,到处都有护城军的守卫,护城军、兵马司、御林军三军交织,互相制衡,谁都别想单独成事。</p>

在围场巡视的承恩侯看见了脸色铁青的魏岳,笑着走上前来,“魏统领也出来巡视?”</p>

“嗯。”魏岳没好气的应了一声,“承恩侯真是擅长用兵,竟在各处都安插了护城军的人手。”</p>

承恩侯温和笑笑,若非他穿着铠甲,那温润有礼的气质只会让人误以为他是内阁的学士,而非指挥作战的将军。</p>

“围场内现有三支军队,彼此制衡才是安稳之道,况且这样魏统领也能监管护城军与兵马司,免得我一方做大。”</p>

“承恩侯想的真是周到!”魏岳冷哼一声,转身回了营帐,只他心里已远不像外表那样冷静。</p>

陛下若不死,他该如何是好?</p>

皇帐内没了吵闹的老臣,沈皇后终于得以安静下来。</p>

夜色已深,沈皇后让顾锦璃回去休息,她则坐在建明帝的榻前细细望着他。</p>

他的眉眼似乎还如当年一般,只这张俊美的容颜上已现衰老的痕迹。</p>

这张脸曾几何时让她恨得牙根痒痒,可现在她心中却只有怜惜。</p>

沈皇后打湿帕子,为建明帝轻轻擦拭着脸庞,叹声道:“这个时候你一定很希望让瑶儿陪在你身边吧?”</p>

沈皇后笑笑,自问自答,“我也很希望啊,当年甚至我一度想着,为何不是我死了让她活着。</p>

她去了,你伤心我也伤心,若是我去了,你只会乐得少一个人管束你吧?</p>

少一个人伤心总是好的。”</p>

沈皇后向来对建明帝不假辞色,今夜说的话倒是比哪日都多。</p>

“我很羡慕我兄嫂的感情,兄长性情温和,很懂得哄嫂嫂开心。</p>

我也很羡慕平阳王夫妇,平阳王话虽不多,但对平阳王妃如珠如宝。</p>

只有我,嫁的人并非明君也并非良配。</p>

我时常想着,若我当初没有被先帝选为太子妃该多好,那样我也能找个如兄长或是平阳王爷那样的夫君了。”</p>

她与建明帝的感情一向单薄,瑶儿去世后,建明帝仿佛变了一个人,广纳后宫,雨露均沾。</p>

以前的他只让她嫌弃,那时的他简直让她厌恶。</p>

好在他从未招惹过她,直到那日他醉酒闯进了凤鸾宫,他们才有了夫妻之实。</p>

那晚之后,建明帝醉酒睡去,她一人枯坐盯着建明帝看了许久。</p>

“你那时毫无还手之力,我可以拿起被子捂死你,也能随便用一根金簪要了你的命。</p>

可为了承恩侯府,我忍住了,但我对你一直深恶痛绝。</p>

直到我有了玉华,才抹平了我对你的恨。”</p>

她有自己的骄傲,她明知他不爱她,怎会愿意委身于他。</p>

沈皇后轻轻握住建明帝的手,目光是少有的温柔,“你既让我有了玉华,你就要对玉华负责到底。</p>

你一定要熬过去,看着玉华嫁人生子,不要再让我恨你一次。”</p>

“皇后娘娘。”帐外传来婢女的声音,沈皇后为建明帝掖了掖被角,抬步走了出去。</p>

内帐的帘子被轻轻放下,建明帝缓缓睁开了眼睛,虚弱的望着沈皇后离开的方向。</p>

沈心兰这个女人居然瞧上了温冀!?</p>

那就是个傻了吧唧的铁疙瘩,哪里比他好了?</p>

建明帝稍一动气,心口就疼起来。</p>

亏他一直以为皇后端庄识大体,没想到她还竟还有过弑君的打算,真是胆大至极。</p>

想想他曾留宿在凤鸾宫的那些夜晚,建明帝便有些后怕。</p>

还好这个女人尚有些理智,不然他这一代明君可就要早早陨落了。</p>

建明帝气归气,可心底更多的却还是感动。</p>

他中毒昏迷无法苏醒,可外面的事情他听得一清二楚。</p>

那些老臣的咄咄逼人,沈皇后的决绝相护他都听的分明,当然也包括苗洛骂他是糟老头子,还当着他的面调戏他的儿媳妇!</p>

紧要关头才能看透人心,在他性命危机之时,果然只有她才能一直陪着他。</p>

那些话至今在耳畔回荡,虽然不想承认,可那句“绝不独活”狠狠的戳中了他心中的柔软。</p>

瑶儿去了后,他为了蒙蔽世人,分散权力,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好色君主。</p>

可他从未想过与她有夫妻之实,并非因为厌嫌,相反他尊重她,也想保护她。</p>

她是瑶儿最好的朋友,也是在这深宫中,除了瑶儿他最为信任的人。</p>

他不想将她卷入争执,更不想毁了她的骄傲。</p>

只他没想到自己当年竟着了一个小小修容的道,喝了加料的酒。</p>

那日他正好有事要与她商量,结果这一去凤鸾宫便铸了大错。</p>

他虽赐死了那个修容,但也一度无颜面对沈心兰,在听到她怀了身孕后,他更是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子。</p>

如果她诞下的是皇子,势必会成为他人的眼中刺,她在宫中只会步步维艰,他不想让她步瑶儿的后尘。</p>

于是他开始故意冷落她,时不时的斥责她,甚至一度任由其他妃嫔对她不敬,以此减轻那些人对她的敌意。</p>

直到她安全诞下一名女婴,他才放松心弦,将本该属于皇后的尊荣权力还给了她。</p>

在他与她的这段感情中,他们宛若两个意见不合的战友,平时彼此嫌弃,但当危险来临是,他们却能将后背放心的托付给对方。</p>

听到帘外传来声响,建明帝连忙闭上了眼睛。</p>

她若知道他听到了刚才那番话,两人定然尴尬,索性再装一装。</p>

沈皇后挑开帘子走了进来,手里提着食盒。</p>

她不放心留他一人,所以就连用膳都在皇帐中。</p>

饭菜的香气迎面扑来,勾起了建明帝腹中的馋虫,他这才发现自己早已饥肠辘辘。</p>

“水,水……”建明帝实在忍不住腹中的空荡,闭眸喃喃低吟了两声。</p>

沈皇后立刻撂下了碗筷,飞身至建明帝身边,轻轻唤道:“陛下,陛下……”</p>

建明帝虚弱的睁开了双眸,与所有昏迷刚醒的人一般,先茫然问了自己身处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得到回复之后才深深望着沈皇后,嘴角轻勾起一抹上扬的弧度,“此番多亏有你陪在身边。”</p>

他的茫然虽是装出来,但这句话却不掺一丝假。</p>

沈皇后眼圈泛红,泪珠萦绕,委屈和软弱齐齐涌上心头。</p>

她并非毫无畏惧,她只是无路可选,唯有坚强。</p>

“陛下!”</p>

沈皇后拥住建明帝,伏在他的胸膛上哽咽啜泣。</p>

建明帝怔住,从未想过沈皇后竟会在他面前露出软弱之色。</p>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轻轻抬起手,迟疑着拍了拍她的背。</p>

“别哭了,我没事了……”</p>

沈皇后察觉到自己失态,忙坐起身用帕子将脸上的泪痕擦干,两颊泛起红晕,羞赧的揉着帕子问道:“陛下,可用我将几位殿下唤进来?”</p>

建明帝虚弱的摇了摇头,“先不必唤他们,再让他们高兴一会儿吧。”</p>

“陛下的意思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