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2 / 2)

小江小河 九龙挑夫 1277 字 10个月前

约过日子到转来

日头落山夜了哩(晚上了)

细哥(小哥哥)路头冇吉远

细妹路头几十里

细哥路头冇吉远

细妹路头几十里

日头落山看紧(很快)夜

风吹竹麻(麻竹)看紧斜

人都还在路上走

心肝已到细妹家

人都还在路上走

心肝已到细妹家

日头落山夜了哩

……

在古榕旁边,有两排两层楼的木屋,在木屋的中央,是用大鹅卵石铺就而成的十分有特色的街道。在陆运不发达的年代,绿藤因其独特的黄金水道位置而成为忙碌的码头,每天有很多船队经过,种类繁多的货物经水运在这里进进出出,而船工打着号子用肩膀背着绳索拉船的场面也十分壮观,绿藤的旅社(旅店)和商铺生意也是十分红火。

绿藤的圩日是农历的四、七、十尾数,每到圩日这天总是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的商贩和村民都会赶来赴圩,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肉贩、菜贩夹杂各种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交易农耕用品、蔬菜瓜果、家禽土特产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农具店摆满犁耙辘轴、耥(tng4)耙(用来收晒稻谷等农作物果实的木制农具,在长约两尺、宽约五寸的木板上装一枝木棒,形似“丁”字)、脚头(锄头)、脚头柄、铁鉔、砧(z1)头(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刀嫲(菜刀、砍刀)、索嫲(绳索)、扫把等。随处可见箩、畚箕、担(a4)竿(扁担)、鸡鸭猪笼、篮子、竹椅、笠麻、菜篮等竹器。鸡春(蛋)、鸭春、咸菜、菜莆、豆干(豆腐)、番薯藤、芹菜、脉子、蒜子、苦瓜、冬瓜、南瓜、吊菜、蕹菜、芋子、莆子、韭菜、葱子、豆角、黄豆、番豆(花生)等琳琅满目,遍地都是。

绿藤邻近的圩场有青花圩、绿萝圩、红花圩、黄花圩、紫花圩,青花的圩日是农历的一、四、七尾数,绿萝和黄花的圩日均是农历的二、五、八尾数,红花和紫花的圩日均是农历的三、六、九尾数,这里的市场,大多是路边滩,那时候虽然车辆不多,但过往的车辆也还是要小心翼翼才能通过。

小星很喜欢跟父(向阳)母(大眼妹)去赴圩(赶集),即使是要爬大山和走很远的路也是乐屁颠颠的,赴圩那天大眼妹会穿上新衣服去赴圩。如果是父亲会骑单车去,会后面载大眼妹,前面的车杠上再安装一个小藤椅,小星在前面坐着,然后一起去赴圩;如果是只是跟母亲一起去,则是行路去的。一次,父母带着小星赴完圩,已是晌午时分,向阳三人都饿了,于是回来的路边店吃点东西。向阳点了猪肉丸煮米粉,小星的那份吃不了那么多,大眼妹不舍得浪费掉,只好叫向阳吃掉。

大人赴圩大多数是去交易农产品和买一些生活用品,顺便也会买些吃的解解馋,男人还会顺便去剪毛(理发)。在圩上,有馋人的味窑粄(窑ga4,味窑粄是用米磨浆,放在碗里蒸成粄的一种当地美食)和肉丸,看着美味可口的味窑粄和肉丸在滚烫滚烫的汤里翻滚,闻着它四处飘散的诱人香葱味,如果兜里没有钱,也只有光咽口水的份,在旁边嗅嗅气味就算是解馋了。

绿藤圩日盛况出现在父辈之前的年代,随着陆路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心圩场由绿藤迁至绿萝,绿藤圩改为逢十尾数,也就是俗称的转角圩后,绿藤圩已难现当年的盛况,开始日渐凋敝,败落的木屋、孤寂的鹅卵石和鸟儿相伴的古榕是最平常的写照了。后来,古榕随着水电站的建成,被冮水长期浸泡而枯萎死在江岸边,这棵曾是鸟儿天堂和留给人们限乡愁的古榕,从此作别它的舞台,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