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判决书(1 / 2)

明玉南浔 爱吃猪耳冻 1450 字 7个月前

“这不是明老大的小闺女吗?昨儿我家那婆娘回来说的是都在准备后事了,咋滴这会儿子又活生生的站在那儿?”说话的是一个肤色蜡黄,浑身没几两肉的中年男人,他伸手指着不远处的明玉,眼神诧异的同旁边的男人说道。

“还真是!昨儿明家的动静可不小,咱们一个村儿的怕是都知道明玉咽气了吧。咋滴没见着明老爹出来问问?”

“你和明家老屋两个方向,可能不知道,我家和明老爹是邻里到是知晓他家从两年前就分家了,明老爹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还好,本本分分的老实庄稼人,那明老三是老两口的老来子,快四十了才得的这么个老幺,家里几口人都给这小子当牛做马供他上县学呢。”个子瘦小的男人还想往下说,旁边听热闹的人一边咳嗽,一边有眼睛往后瞄。瘦个男子往后一看,明玉已经快走到他们身后了,立马噤了声音。

“各位伯伯早,你们看到我爹了吗?我娘叫我寻他们回家吃饭呢。”明玉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圆圆的脸蛋上有两团红晕,看起来很是可爱。

“明玉丫头这么早就出门啦,你爹和你大哥就在前面拢田坎呢。”咳嗽的那个男人指着身后不远处此起彼伏的田埂,“快去吧,我们也要家去吃早饭了。”

“谢谢李伯伯。”明玉点了点头,往山脚下走去。

“嗨,吓我一跳,你说这都快埋地里的人,咋就又活了,真是神奇。”

“谁知道呢,许是那郎中看岔眼了,回去吧,一会儿太阳出来,该热的慌了。”李大伯提着锄头,往村东头走了。

明玉还没走到自家田地里,就看到了往回走的明老大和明城。

明城的个子不算矮,得有一米七五左右,在这个大家都吃不太饱的年代,挺高了。明城长的像娘,大眼睛,高鼻梁,因着常年干活,皮肤被太阳晒的黑黑的,穿着石青色的粗布衣裳,肩头扛着一把锄头。

“爹,大哥,娘叫你们回家吃早饭了,再不回去,一会儿太阳出来又该热起来了。”

“你咋的出来了,身体可好利索了?”明城看着自家妹子站在眼前,悬着的心才有了落地的感觉。

“我都好了,昨天就好了。爹,咱们快回去吧!”

“好,我和你大哥把田里的活都干的差不多了,回家去吃完早饭,再去后山看看,能不能猎到点小动物。”明老大手里也提了把锄头,脚上的草鞋因为下了水湿淋淋的。

“爹,你说我哥都快二十的人了,咋的就没有相看过一个姑娘啊?我哥长的也不丑啊,浓眉大眼,一把子力气,这十里八村的我还没见过比我大哥好看的人。嘿嘿······”明玉看着她哥笑出了声。

“好啊你,拿你大哥打趣,没大没小。”明城伸手戳了戳明玉的额头,眉头紧蹙的看着她。

“咱们隔壁溪山村的,有好几个媒人上门问过了,你哥自己不愿意,说是没那个本事娶妻生子。”

“怎么会呢?大哥,你长得俊,又能挑能抬的,即使靠力气也能养活一家人啊。以后我一定努力挣钱,让大哥娶个娇滴滴的新娘子!”

“你还说……”明城作势扬了扬手,明玉转身跑了好几步。

三个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家里大门敞开,秦书喜坐在院子里摘捡着前几天摘回来的棉花,看见三人进门,连忙放下手里的筐子。

“你们三个怎地这么慢,饭都凉了。”

“不打紧,夏天热,凉了也能吃。”明老大把锄头递给明城,脱掉了湿了的鞋子,在水缸边舀了一瓢水洗了手脚,穿上了干净的布鞋,往堂屋走去。

明城把农具放在靠近西厢房,用几根木头和杂草搭起的一间杂物房里,洗了手也去了堂屋。

一家四口围坐在小桌旁,热热闹闹的说着话。

明玉端起碗喝了一口小米粥,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再夹了一筷子腌野菜,刚吃了一口眉毛就皱了起来,忍住没吐出来。野菜不仅很咸,还夹着一股苦味。

“娘,这是啥野菜啊?咋这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