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机关,如果稍微放大一点,也可以用来捕捉兔子,而且屡试不爽,如果再继续放大捕捉野兽也不是问题。
只是就目前白龙的条件而言,从能够找到的树枝,以及目前赶工出来的强度有限的绳子,还是专心抓鸟最为稳妥。
白龙接下来用几个钟头,在树林附近布置了十几个这样的装置,并在下面撒上了一点点草籽。
之后找了一个地方躲起来,小睡一会儿节约能量。
到了晚上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好几个小时,此时此刻的收获颇为丰盛。
脚套在机关上的鸟儿,有的还在奋力挣扎,扇动翅膀,努力想要飞走,但是脚却被一根绳子牢牢绑住,那场面如同放风筝一样,有的鸟儿似乎之前已经挣扎过,并放弃抵抗了,老老实实被棍子挂在半空中一动不动。
虽然偶尔有几个机关被动过,但却没有搞到猎物,不过那都不是机关的问题,而是制作机关的材料不够好,导致成功触发,捕猎到目标后,又让它们用力挣脱后逃跑了。
白龙走上前去,准备从树枝上收获自己的战利品,他注意到这时候还有一群不明觉厉的鸟儿的同伴们隔着老远好奇地看着他,也看着被捕的同伴。
时不时还会有胆大的鸟儿继续去招惹那些已经触发过的机关。
这是讽刺的一幕,虽然之前黑顶山雀们在面对潜伏在地上想要捕猎它们的白龙时,表现出极高的智慧,让其中一只盘旋在空中为所有鸟儿通过侦查与报警。
但人就是人,鸟兽就是鸟兽,动物的很多看似高明的生存技巧并不能说明它们足够聪明,而可能只是一种本能。
为同伴报警,并非是黑顶山雀通过自己的智慧思考出来的决策,而是通过演化,刻在基因里从小不用教都会的一种先天习性。
黑顶山雀从小就知道要原理大型动物,因为他们很危险,并且要分工为同伴报警。
但是当面对人所制作的陷阱的时候,也就是那几片特殊排列的木头和细绳,黑顶山雀实在是看不懂有什么用,即便同伴中招后,努力逃脱,也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人在制作陷阱和机关捕猎动物的时候,从来不用担心当一只动物被捕又逃脱后,会把发生了什么,会把什么是陷阱,陷阱很危险这样的事情传达给同伴。
于是用陷阱捕猎成群结队的动物,是一个屡试不爽的事情,不必担心哪一天动物们变聪明了,这一招会失效。
但是如果目标换成了是人的话,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白龙一下午不到得到了十几只鸟儿,并准备开始野外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