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慈悲救度(1 / 2)

许是秋蛰乏倦,吉祥近来总是睡不醒。

她在梦里走马观花,时而游历河川遍览风土人情,时而游荡在殿宇林立的皇宫,四周高耸朱墙好像密不透风的牢笼。

宫里有个面目模糊的男子,他身着龙袍受万众敬仰,唯独向她一人伏地乞怜,苦苦哀求她多看他一眼。

深宫那群环肥燕瘦的嫔妃,嫉妒她独得圣宠恶语辱骂,像极了许婉柔说的争宠大戏。

太可笑了,她就是个石狮子,何时进过宫与妃嫔争宠?

吉祥觉得自己多少沾点晦气,裴砚舟提出去慈济寺烧香,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烧香拜拜佛祖,保佑她从此不做噩梦。

这两天司狱里鬼哭狼嚎,倭贼们禁不住严刑拷打,零零散散相继招供了。

裴砚舟按章程禀奏给皇帝,将倭贼全都移交给护国公,他当务之急是破获世子命案。

魏平打探过清心庵没有沈菡钰这个人,不知是柳氏包庇女儿撒谎,还是神智失常疯言疯语。

燕安城百姓有数百万之众,想找出隐姓埋名的逃犯并不容易。但沈菡钰离不开永安侯府和墨绣坊,她一个女子又能藏身何处?

裴砚舟重又深思吉祥之前的推断。

沈菡钰与她婆母积怨成仇,有可能杀了赵芸取而代之。

鬼市的易容术炉火纯青,冒充一个人轻而易举,但毒蝎子供出的假面高手,声称没见过沈家姐妹,也从没捏过赵芸的面具。

追查走进死胡同,唯有正面突破。

千年古刹慈济寺乃皇家庙宇,佛门圣地。

德兴帝登基后御笔钦赐金漆佛字匾,并以“慈济”为名创立善堂,救济老弱孤寡施恩百姓。

赵芸每月初一十五来庙前施粥,将近十载风吹雨打从未间断。

受其恩惠的穷苦民众尊称她活菩萨,往来香客对这位侯夫人亦是崇敬有加。

渐渐地,京城贵妇陆续参与进来。

她们有钱有闲,父亲夫君多在朝中任职,既能给自己揽些好名声,又能结交公侯世家何乐不为。

天光微亮寒雾氤氲,粥棚里已是热火朝天。

赵芸身着青灰禅服面色憔悴,双眼浮肿像刚哭过一场。贵妇们同情她痛失爱子纷纷上前安慰,恨不能将那魅妖诅咒至死。

“明焱遇害一案,大理寺还在日夜追查,凶手是魅妖或是另有其人,眼下暂未可知啊。”

赵芸伤心啜泣闻者悲痛,有人听出弦外之音,追问起沈菡钰的下落。

“你们知道沈菡钰那疯娘吗?她说她闺女在清心庵带发修行,我去庵里连她鬼影子都没找到,香客都说没见过这个人。”

“她养出个不敬公婆寡廉鲜耻的女儿,难怪护国公当初要休了她。可惜世子爷心性单纯受她蒙骗,姻缘坎坷又遭此大难。”

贵妇们心里都门清儿,赵芸这个婆母从没看上过沈菡钰。

一个卑贱庶女勾搭世子攀上高枝,永安侯府那可是丢尽颜面有苦难言。

赵芸期期艾艾含混过去,亲自掌勺给排队的百姓施粥,含泪感谢为世子诵经的居士。

贵妇们添油加醋,沈菡钰毒杀宋明焱的流言像长出翅膀飞遍慈济寺。不出三日,将传至燕安城大街小巷世人皆知。

庙前民众不激愤讨伐凶手,唯有那侯府悍妻格格不入。

沈晴澜坐在粥棚下吃烤乳鸽,虽说换了身素净衣裳,但她面前摆一堆肉皮骨头,也没看出虔诚礼佛之心。

她满不在乎吮了下油腻手指,似笑非笑道:“婆母不去当戏子才叫可惜,摆什么粥摊呢,赶紧搭个戏台子啊。”

赵芸佯装没听见,贵妇们敢怒不敢言,谁敢出头得罪护国公嫡女,何况她腹中怀着世子唯一的骨血。

宋明荷这几日哭得昏天暗地,想到裴砚舟袒护妖女斥责她的情嘴脸,只觉芳心寸断,再也不要爱他了。

梦中情郎没指望,泼蛮嫂子又给她添堵。

这寡妇仗着自己身份尊贵,竟敢当众对母亲和亡兄不敬。

宋明荷年轻气盛,横眉竖眼不给她留脸:“沈晴澜,你又比沈菡钰好哪儿去,要我说你们姐妹都是谋杀亲夫的毒妇,说不定早就串通好的!”

“啧啧,小姑子真会查案,你不比那妖女强多了,裴砚舟怎么没把你留在大理寺?”

沈晴澜一句话气得她面红耳赤,众人不禁猜测侯府小姐与廷尉大人有何来往。

“我、我去给哥哥敬香!”宋明荷哪有脸说啊,恼怒跺脚跑进庙里避风头。

她羞愤交加挤出人群,迎面看见丰神俊朗的裴砚舟,心如鹿撞当场失了神。

“裴大人怎么来了?”宋明荷忍不住想,如果他来找她道歉,自己要不要原谅他。

但当她羞怯目光移到裴砚舟身后,见那妖女笑得春风得意,像在对她炫耀!

“大人,慢点走,我先给观音娘娘上柱香……”

吉祥头次来寺庙看哪儿都新奇,分不出丁点眼神给宋明荷,也没留意她嫉妒得面目全非。

裴砚舟带妖女拜观音求子吗?他居然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

宋明荷怒气冲天,将她死去的哥哥丢于脑后,带上丫鬟蹑手蹑脚地跟踪他们。

吉祥察觉有人盯梢,若其事地打量起粥棚。赵芸那张脸皮好像贴歪了,左边眉毛比右边高出两三厘,当然普通人看不出来。

碍于被宋明荷盯着,她不好停下来多看,跑到裴砚舟身边碰下他手背,提醒他有发现。

微不可察的小动作落在宋明荷眼里,恨得她想拔光那妖女的头发。

转念一想,妖女擅闯佛门不是送死么,她找方丈举告捉妖岂不是永除后患?

她得不到的男人,谁也休想抢走!

慈济寺葱茏环绕清幽肃静,大佛殿香火不绝,青烟袅袅飘散于天际。

沿着龙脊山拾级而上,途中奇花异草芬芳怡人,裴砚舟行至归云亭与吉祥分道而行,给她指条通往观音殿的山路。

吉祥不认生,与其他香客说笑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