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宠妾第66节(2 / 2)

朱门宠妾 绿窗红袖 1910 字 7个月前

沈氏笑道:“你这丫头烦不烦,明明知道我不爱这个味道。”

顾十六奇怪:“你不是好端端的么?怎么还用得着这个?”

沈氏笑道:“还不是翠缕小题大做,我也说用不着这个的。”

这时候翠缕在一旁脆生生地道:“奶奶昨个儿给陈姨娘做鞋子的时候,不小心把手给扎着了,那一下扎得可深呢,好一会儿血才止住。我当时就说要给奶奶抹药油的,奶奶嫌味道大,说晚上闻着睡不着觉,今个儿一早又说还得请安去,药油味道大,再熏着别人。总之一时有一时的理由,十六爷快说说奶奶。”

翠缕口中的陈姨娘,就是顾十六的生母了。

顾十六一听还有这事,半是责备地道:“你怎么还给姨娘做起鞋子来了?姨娘自己又不是没有丫头,要多少鞋子没有?”

沈氏挥挥手,让丫鬟婆子们都退下去,等人都出去了,沈氏走到顾十六跟前,一边帮对方略理了理衣襟,一边轻描淡写地道:

“不是多大的事儿。我刚进门的时候,不是给太太做了一双鞋子?这事儿让姨娘知道了,有一次姨娘还在我面前说起这个事,我想着,反正我平日闲着也是闲着,不若也给姨娘做一双,也好让姨娘高兴高兴。”

顾十六闻言脸上一红,他自个儿的生母,顾十六没有不知道的。

陈姨娘这是争不了太太的锋,就上沈氏这里找补来了。

沈氏又道:“我进门的时候奉给太太的鞋子,那是新媳妇的礼数。我心里难道不知道姨娘才是你的生母?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心里待姨娘只有比太太更重的。只是上头有规矩压着,我面上万不可如此。我进门的日子还浅,姨娘还不明白我的心,等以后日子长了,姨娘自然就知道了。”

顾十六心中一阵暖流涌过。

说实话,沈氏出身名门,她又是嫡女出身,顾十六心里未曾不担心沈氏会瞧不上陈姨娘。

顾十六实在不曾料想,今日会听到这样一番暖心的话。

顾十六不禁深感幸运,他的妻子竟然这样贤惠。

顾十六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了想,叮嘱道:“要是姨娘过分了,你也不可过分委屈了自己。”

沈氏温婉一笑:“姨娘哪里是那样的人。夫君多虑了。”

沈氏正值青春妙龄,又长得一副好相貌,这般一笑,真如同一朵花似的,顾十六心中一时不免有些其他想法。

沈氏有所察觉,先一步劝道:“夫君是不是该去读书了?我听人家说,读书这种事是一日不可懈怠的。今日夫君休沐,不若就读上半日,到了下午再休息,可好?我去吩咐厨房,中午给夫君做一桌好吃的,夫君如此辛苦,也该好好补一补身子了。”

顾十六平日也确实勤勉,听见沈氏如此说,忙刹住了念头,果然去书房读书了。

翠缕这才重新进来。

沈氏想起来问她:“陈姨娘的鞋子还有几日能做好?”

沈氏什么身份,如何会亲自动手给一个姨娘做鞋,便是进门的时候奉给太太的鞋子,也都是身边丫头的针线,沈氏不过是意思意思地逢上几针罢了。

方才的话,也就是哄一哄顾十六罢了。

翠缕答道:“再过一两日也就得了。”

沈氏点点头。

一时其他贴身伺候的丫鬟婆子也都进来了,沈氏不是个难伺候的主子,待下也宽和,丫鬟婆子们都在身边说说笑笑的,屋子里氛围很好。

其中一人提到了菱月,这丫鬟笑道:“没想到甄姨娘长得这么好,我听说七爷以前是个不近女色的人,到了甄姨娘这里才破了这个例。我一直想着见一见甄姨娘,看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儿,今日一见,倒是难得不让人失望。”

这丫鬟是沈氏的陪嫁丫鬟之一,沈氏进门的时候,这丫鬟碰巧生了一场病,没有随同沈氏一道进顾家的门,等她病好了,菱月已经不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了,今日还是这丫鬟头一遭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甄姨娘。

沈氏却道:“你这是只看到了她的长相,她身上的长处可不止这一点呢。”

想到那个甄姨娘,沈氏摇摇头,叹道:“她也就是为出身所累,这样一个人物儿,也算可惜了。”

***

从荣贻堂出来,顾七和菱月一时都有些沉默。

对菱月来说,荣贻堂是一个充满了回忆的地方,哪怕这回忆如今变了味道,这里对菱月来说依旧是一个特殊的地方。

菱月很快就调整过来,她想开口说说话,一抬眼,却发现七爷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七爷以前并不是这样的。

虽说七爷性格内敛,从不是一个表情丰富的人,不过,他脸上总有些细微的表情,这些细微的表情也是很生动的。

菱月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区别。

七爷面表情的样子,有点让人不敢开口说话。

菱月一时连想说的话都忘记了,她闭上嘴巴,默默言地伴着七爷走在甬道上。

青石板的路面上,一时只有言的脚步声。

菱月能感觉到,七爷似有心事。

至于说七爷能有什么心事,这就不是菱月能猜出的了。

她真正开始接触七爷,也就是这十天的事儿,所谓的了解和亲近都流于表面,对菱月来说,七爷身上有太多她所不了解的地方。

菱月其实是有些不解的。

毕竟来的时候一切还好端端的。

一直到迈进了梨白院的院门,菱月方才试探性地开口道:“这一路上也不见七爷开口说话。”

听闻此言,顾七方才把目光转向菱月,他凝视着菱月,目光复杂。

里面有着菱月看不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