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柴绍字嗣昌(2 / 2)

五空住持急忙回答:“大人,您还未休息,我又怎么会先睡呢?”

唐公说:“今晚月色这么好,我们要不找个地方赏月攀谈吧?这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欣赏月色的吗?”

住持回答到:“寺院旁有一个平坦的山坡,那里赏月极佳,夜色极美。大人愿意去看看吗?”

唐公欣喜地说:“这真是太好了。”

住持提议让小厮拿灯前行,但唐公拒绝道:“这么明亮的月色,如此意境怎可辜负。需掌灯。”

住持还要劝说:“我怕这小路崎岖,不好行走,惹大人受伤。”

唐公道:“我带兵打仗,在黑暗的山径上行走惯了,这点路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不需要特意找人掌灯麻烦了。”

住持还是坚持拿灯,唐公说:“师傅就听我的吧。就请长老只管带路,不需要劳烦其他人跟着了。”

于是,住持领着唐公走向了寺院旁的小门,穿过竹林,走上土岗。

山岗上,仰望夜空,一轮明月朗照,云遮蔽,显得格外明亮。俯瞰寺庙,殿角的影子直插云霄,塔的倒影则在地面摇曳。远处,山脉若隐若现,朦胧在夜色中。田野间的树木宛如墨染,模糊不清。四周寂静,只有村犬此起彼伏的吠声,在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惹得唐公驻足欣赏。

二人看了一会美景,正想下山,却听到竹林对面有微弱的灯光和吟诵声。他问住持:“长老,你们僧人在念晚课吗?”

住持回答:“不会的!夫人刚刚分娩,我担心她身体虚弱,受不了惊扰,所以让弟子们这几日暂停了晚课。”

唐公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然后,他寻着声音转身沿着山冈的小径走去,来到了一处有几间楼阁的地方。

这里的声音更加清晰了,他停下脚步,问:“听声音确实不像是在念经?”

住持回答:“这是柴公子读书的地方,应该是他在挑灯夜读。您白天看到的对联,就是他写的。”

唐公听到那洪亮的声音,悄悄地拉着住持,靠近柴公子的读书之处。从窗缝中望去,只见一个美少年在灯下坐着。他的脸白皙如雪,嘴唇红润。他身边的书桌上横着一柄宝剑,他琅琅地读着书,却不是儒家经典,反倒是兵法。读完后,他拔剑起舞,仿佛旁若人一般。舞罢,他按下剑柄,叫道:“小厮柴豹,给我倒杯茶来!”

唐公一听,立刻转身走下台阶,心中暗自欣喜道:“和平年代崇尚诗词歌赋,动荡时期就需要文武双全。在这个世上,光念这几句诗词又能有什么成就呢?现在这个时代就需要这样文韬武略的人才!只有这样上马能击退贼盗,下马能起草伐敌文书之人,才能配得上成为我的女婿。万一我有急需的时候,他还能助我一臂之力!”

他穿过廊庭,对着住持说道:“我看这个年轻人气质非凡,日后必定有大作为。我有一个女儿,已经到了年芳十六、适婚,端庄稳重,不多言语,还未找到合适的夫婿。我想请你做个媒人,让他们结为夫妇。”

住持听后,恭敬地回答:“老爷您的嘱托,我定会尽全力促成这段姻缘。明天我就请柴公子来见您,您亲自看看他的言行举止,就能知道他的人品了。”

唐公高兴地说:“如此,那真是太好了!”

说罢,唐公回到禅堂,住持也告辞离去。禅堂内寂静声,只剩下唐公内心的激动和期待。他想象着女儿与柴公子的未来,心中满是欣慰和欢喜。而住持则在回程的路上,默默为这对姻缘祈祷,希望他们能携手共度人生,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