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些阴妃也从没想过,她也想不明白啊。还是一脸疑惑的看着李世民:“佑儿要做的,臣妾也着实猜不透。”
李世民微微皱眉,越想越开:“说不定那些票据才将会是银行的关键所在啊。”
阴妃依然一脸迷茫:“佑儿不是说,这银行主要就是方便百姓存取钱的吗?那存折才应该是关键吧。那票据的额度实在太小了。
最小的仅仅是1文钱,最大的面额也才一贯钱而已。”
李世民呵呵一笑:“票据,现在别人显然没有意识到啊。若是不久的将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这东西。
爱妃,朕且问你。假如你为卖家,朕为卖家。卖你一件东西五百文。
可朕没带够钱,想用银行票据来交易。你可答应?”
阴妃想了想说到:“如果臣妾是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笔生意。大不了自己跑一趟,将票据换成钱就行了啊。”
“是啊,大不了换成钱就行了。只是什么时候换,那就无所谓了。只要银行不倒,明天,后天不都一样吗。
或者说,只要银行不倒,换不换又要什么区别了?”
李世民继续说道:“无论是定期存折,还是活期存折,想要取钱都需要户籍文书或者路引才可以。
买东西都不能用存折去交易。但用票据存取钱,就并不需要户籍文书和路引。任何人拿到任何一张票据,都可以进行取钱。”
李世民微微眯眼:“铜钱笨重,一贯钱重达六斤。一个人能带几贯钱行路?可换成票据呢?一张面额为一贯钱的票据,重量可忽略不计。
一个人轻松带走几千贯都毫无压力。这哪里是什么票据,分明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钱吗!”
“钱?这这…,陛下,佑儿应该没有想这么多,他一定是无意的……”
李世民的一番话,吓得阴妃脸色都白了。
无论哪朝哪代,铸钱都是朝廷的专属权利私人铸钱,必是重罪,难逃一死的重罪。
即便是皇子,在李世民面前虽然不至于死,那也废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虽然朕知道那小子在搞什么鬼。但想凭这个就也治不了他的罪。因为现在还没有人认可他发出的是钱。
既然所有人都觉得那是票据,而并非钱。它自然不能被定义为钱。”
“可是,陛下放心,臣妾这就训斥他一通。相信佑儿也并非有意的。
待臣妾训斥他一顿,点醒了他,他一定会前来请罪的。”
李世民笑着说道:“那小子现在可是聪明的很呢。不过爱妃你暂且不要管他。
抛开其他不谈。如果用纸币能代替铜币,这也是朕所希望的呢。”
李世民已经开始想象未来用纸币代替铜币之后了。那朝廷便永远不会在缺钱了吧。
想要多少钱,就能造多少钱了。
如果让李佑知道李世民如此想法,一定吓一跳。
如果无节制的造钱。那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一个处理不好,货币崩溃,经济崩溃。
再严重一点,国家解体,乱世来临。
北宋的交子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了。
其实李佑的这个和交子差不多。或者说它们的开始是一模一样。
交子,最开始是由四川一些富商发行的存款凭证。
专门为那些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和李佑的银行差不多,就是一个专门办理这种业务的地方。只是相比银行,业务就单一了。
存款人把铜钱(铁钱)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
这里就不一样了。李佑的银行是不收保管费的。存折还会给客户利息。
当然了,李佑的纸币可比交子好看多了,方便多了。
虽然如此,交子也是纸币啊,有这铁钱作为本位,也不至于崩坏吧。
铜钱太重,并不好流通。可换成纸币,经济能快速流通起来。
这些商人联盟成立交子铺,并在全国各地成立分铺。
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再后来官方对交子铺面进行了整顿。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成为法定货币。
这就是交子从凭证彻底变成纸币的过程。
后来官府各种超额发行,让交子大幅度贬值。逐渐走向了没落。
李佑发行的纸币自然和交子大不相同。
交子最开始是为了大额交易,为商人专门设计。
而李佑的纸币,从一文钱到一贯钱,足足七种面额。
作为百姓,可以用小额纸币进行自由交易。
作为商人,可以用大额度纸币啊。
一贯铜币重六斤。那可知道一千张面额为一贯钱的纸币。也就是纸币一千贯纸币的重量只有三斤啊!
随便一个人的包裹中带上三千贯的纸币没问题吧。
交子的失败,让华夏数百年都是谈纸币而色变。
最后还是国外引领了国内的纸币。
李佑觉不会让自己的纸币发展到那一步。
傍晚,银行的账单总于清理完毕。
只听银行一位柜员对李佑报告到:“殿下,这是在我们一楼的存取记录。
办理票据业务的一共三千七百五十九人。票据存款总额为:三百六十八贯,五百二十四文钱。”
李佑呵呵一笑:“三千多的业务单,却只存了三百多贯。虽然少,也在”
柜员继续讲道:“一楼办理的定期人数为四百二十七人,办理的金额二百四十六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