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郑冲托陈良知购买了一艘三百料的商船,这艘商船是福船型号,与战船的区别就是船上没有火器。郑冲分派久留岛通春等三十余名归降的倭人登上这艘商船,李明梅、罗少荃、九鬼隆昌等四人也登上这艘商船。
替商船备足了食水之后,郑冲又采购了一批精美的顾绣成衣、剪刀、镊子、针、床炉、釜、皮箱、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眼镜、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等日用杂货,这些都是准备运到朝鲜交易的。毕竟是打着海贸的名头前去,可不能船上只有火器武备,而连一样商品都没有吧。
龙须号的货仓装满了各种商品,他采购的都是日用杂货,像剪刀、镊子、针、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等都是小玩意,并不太占地方。
而通春等人乘坐的商船上,郑冲也装了一批松江府采购的丝绸和标布,委托通春运至日本贩卖。在海上跑空船往返是一种资源浪费,除非你是有作战任务,否则任何时候都要装满交易的货物,方才值得一趟海上的冒险之旅。
当然郑冲的龙须号这趟到松江府也没有空手而来,郑冲在船舱里私藏了一百袋胡椒和一百袋南洋香料,这些都是瞒着侯隆监军的,郑冲生怕这死太监知道后,又来敲诈勒索分一杯羹。是以这批胡椒和香料卸货都是在夜晚,帮凶则是陈良知,而陈良知只收了五千两的“搬运费”,比起郑冲这批货物出手后赚得的八万两白银的利润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八万两白银郑冲并没有全数装运上船,他并不需要龙须号上装这么多沉重的银两。于是他又花了八千两购买了那艘商船,再花一万两购进了龙须号和商船上的各种货物,剩下的钱郑冲都交给陈良知,作为订金,采办下一批货物,然后让陈良知运到舟山群岛郑氏的港口去,再贩卖到日本、琉球、台湾等地去。
陈良知没口子的答应下来,郑冲也不怕他会吞了这笔钱,比起后面能获得更多的、更长远的海贸利润而言,聪明人都不会选择私吞这笔钱。陈良知恰恰就是这种聪明人,他看似粗豪,实则心细无比,很快他和郑冲就建起了海贸的账簿,然后这笔六万两银子成了账簿上的公帐。
而堀田正盛、鸟居忠辰两人的首级并那十几筐倭寇首级都由侯隆大人亲自押送到松江府衙门报功,监军大人对于他第一次取得的战功很是满意,亲自押解这批首级前去衙门报功。黄道周陪同前去,郑冲的奏表自然是出自这位老先生之手,他只不过是用硬笔书体照抄了一份。
松江府衙接到侯监军和黄道周的公文后,不敢怠慢,知府亲自验看了那些首级,还好此刻天冷,首级也还算新鲜,一看发饰就知道是真正的倭寇首级。于是郑冲的报捷奏疏、侯监军的奏表以及松江知府的奏表都一起做好,很快便送往南京,而后由南京往京城报捷。
大明朝虽然经历了嘉靖年间的倭患后,大批的倭寇已经不敢侵犯大明海疆,但出海之后的商船还是会时常遇上倭寇海贼。不少关原之战中失败的日本武士下海做了倭寇,他们虽然不敢犯大明海疆,但在航线上被倭寇袭击的明国商船还是很多。是以能杀死这么多倭寇,也是战功一件。
这个时候明国武将的战功来得很轻松,想要立功,随便杀些外族人,将首级献上,陆上杀的说成外族盗匪,海上杀的说成海盗贼寇,都是算功劳的,没人会问这些人是否真的罪有应得。
在南边,大明水师杀倭人、泰西人等,在北边,大明边军时常杀蒙人、女真人。当年辽东李如松在辽东,定期杀女真人,以首级算功,这叫做定期减丁,又能积累军功,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没人在意这些倭寇是不是该死,也没人在意杀了这些倭人会否引起两国开战,在大明朝廷眼中,外夷都可杀。但若是武将献上的首级乃是明朝本国百姓首级,官府才会查究一番,到底这些首级是否真实贼寇,至于外夷首级,没人会根究。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则,大明同样是文明与野蛮并存着。
郑冲并不在乎这些倭寇首级能否换来加官进爵,上一趟剿灭李明梅海寇残余的战功,朝廷就并没有给郑冲升官,仅仅只是在让郑氏北上的旨意中顺带褒奖了几句。毕竟这些年郑氏剿灭海贼的战功实在太多了,像击沉几艘海盗船、杀百余海盗这等战功,大明朝廷都不在刻意封赏,只会记录在档,日后有了大功,一并封赏。
不过侯隆却格外重视,因为这是他的处子之战,虽然监军大人没有亲自上阵,但毕竟这是他监军的战船取得的战功,当然要好好表一番功劳。同时,侯隆也按朝廷要求,密折上奏了郑冲军马的表现,发挥他监军该有的作用。他在密折中很中肯的说了郑冲麾下水师的精良,并未夸大其词,也没有刻意贬低,总之是中规中矩的描述了他所见之事。至于他没见到的事,就无从说起了。
三天后,龙须号与商船离开了吴淞口,继续朝着北方缓缓驶去,目标是日本九州岛方向。
柳如是、徐佛等白莲教中人离开了龙须号,但又多了许多倭寇战俘,郑冲将他们关押在底层船舱,到了夜晚才让他们到甲板上来活动一下。所谓的活动就是干活,每天夜里,这些可怜的战俘都在夜晚寒风中擦洗着龙须号的甲板,修整索具、帆具等,总之就是干着粗重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