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器远的奏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恐慌,朝鲜君臣都知道其实这回逼退皇太极都是明军的功劳。要不是明军在鸭绿江拖住了大量的清军,只怕这回朝鲜已经灭国。
多尔衮以三万余人的兵力,就能横行北方诸道,朝军与其对阵,无一胜绩。李荟手绾朝军二十余万兵符,也只敢屯守坚城,而不敢与其正面交锋。
而明军这回能阻挡清军,还是凭借了鸭绿江的天险和明军内河水师。可以说若是冬日到来,鸭绿江、大同江、临津江等江河封冻,明军水师也无法出战,清军将可以来去自如,朝鲜当然是危如累卵。
朝鲜的朝堂和大明朝堂一样,秉承了文官统治的精髓,那就是扯后腿的多,真正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少。争执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之后,邹维琏代表大明备胡经略府上了移民实边的章程。
邹维琏上的章程经过傅青主等人的讨论完善后,已经是可执行的成熟方略。首先,明军将沿朝鲜、满洲交界的西面鸭绿江、东面图们江一线,布置备胡防线。征调鸭绿江、图们江一线所有的朝鲜州县城池作为防线要点,布置兵马、囤积粮草、准备守城器械。
其次,将鸭绿江以南至清川江、长津湖、咸兴府以北之地,皆化为军事租界区。租界区内实施军事管制,军民一体皆受明军指挥,朝鲜百姓愿意南迁的,尽快南迁,不愿南迁的将留下来与明军一道抗击清军。留下的朝鲜百姓将以村寨为单位,自练团练,结寨自保,明军给予军事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武器。
其三,从大明迁移七万百姓充实北疆租界军事区,今后每年迁移七至八万不等的人口到来,直到对鸭绿江北岸的女真人形成人口优势。大明的移民统一由备胡经略府造册登记户籍统管,可按人头向朝鲜缴纳租地粮税。在大明夺回辽东土地后,邹维琏承诺将会带领军民一体迁走,回到辽东之地安居,绝不侵占朝鲜一寸土地。
其四,备胡经略府出面雇佣矿工和劳工,在北疆各处矿点开矿,劳工负责修筑城池、堡寨。备胡经略府计划将在鸭绿江以南至清川江、长津湖、咸兴府以北的军事租界区内各处要道修建坚城十五座,各处要隘修建堡寨二十三座,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力。
其五,坚城十五座,堡寨二十三座修筑完成后,将囤积兵员粮弹,与乡间朝鲜军民组成的村镇堡寨,一同形成一道坚固而且有纵深的防线。各处村镇留下的朝鲜百姓各自编练团练,各自修建堡寨,相互守望支援。总之在鸭绿江以南至清川江、长津湖、咸兴府以北的军事租界区内,要让清军寸步难行,处处都是铜墙铁壁。
其六,让朝鲜给予军事租界区优惠的税率,免除当地百姓的徭役,重新划分无主之地,令其能安心守土。同时,明军承诺,将由郑氏运来大量的粮食,以缓解即将到来的朝鲜粮荒。
其七,环聚在汉城周边的二十余万朝军重新整编,挑选精锐朝军十万由李荟统领北上,进驻军士租界区的各处坚城堡寨,与明军共同抗击清军。
其八,各处水师将在冬天来临前做好江河封冻准备,战船尽皆收入水营之内,加固水营防御,以战船为炮台,修筑坚固的防御,防备清军从冰面上突击水营。
邹维琏说完之后,朝鲜君臣便炸开了锅,其余几条都还好说,惟独就是租地和移民这两条牵涉太大,让朝鲜君臣们起了争执。
沈器远没想到大明会提出这样的方略来,完全有些措手不及,但出于模糊的国家主权意识,他还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租地和移民。
“朝鲜虽为大明藩属,但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租地与移民之事。如今明、朝两军结盟共抗建州胡奴,调集军队前来便可,何故移民至此若是两国百姓相处不恰,多起民怨纠纷,岂不是坏了两国情谊更兼我国地小物薄,物产不丰,只恐难以养活那么多上国百姓。”沈器远暂时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但他没有明说租地是侵占朝鲜土地这种话,上国还是要给面子的。
邹维琏不慌不忙笑着说道:“军从何来也是从百姓中来,能有我大明百姓移民朝鲜,充实朝鲜北疆边境,我军便可就近补充兵员,甚至可多训练出许多兵马来。调集大军前来,劳民伤财,而且新调来的军马多水土不服,也难以抵挡胡奴。其实此前,我军已经租用过济州岛上马场为驯马之地,还有几处港口也多有租地,只是大小而已,如何能说没有先例”
此言一出,李倧、沈器远、李时白等人都是心头一凛。李倧随即感到有些羞愧,济州岛郑冲租下的马场的确是他允准的,那时候为了讨好郑冲,也是想着就租借那么不大的一个马场而已,于是便开了先例。沈器远则是惊骇不已,想不到郑冲那时候开始就在想着如何租借朝鲜土地了。李时白则扭过头去,好像事不关己。
“我朝百姓迁来之后,不会侵占有主之地,备胡经略府只会将那些无主之地分给他们,自然不会与当地朝鲜百姓起什么争执。再者,两国交好数百年,我大明辽东之地上,也多有朝鲜百姓越界安居,我朝也一样接纳,两边相处也是一般和睦,何来会有民怨纠纷之说即便偶有矛盾,自有当地明朝两国官吏调解,也不会出什么乱子。朝鲜北疆多山地,虽然物产贫乏,但多矿山,我朝百姓可为矿工。我军也打算在北疆多开火器、织造等工厂作坊,百姓还可做工过活,也没什么养不活一说。”
邹维琏继续说道:“大明划此军事租界区,便是效仿宁锦之地一般,军民一体抗击胡奴。我军击败胡奴夺回辽东之地后,朝鲜境内的汉民将会一体搬迁至辽东,绝不侵占朝鲜一寸土地!”
说话掷地有声,郑冲却摸着鼻子心中暗想道:“真的夺回辽东之地,只怕没个三五年不能成事,到时候北方的土地上,汉民一多,岂是说搬走就搬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