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巧英儿的诱敌之计 新(2 / 2)

鬼子们正好在气呼呼的看着尚未烧尽的卡车,以及灰烬的旁边儿横七竖八,被炸的七零八落的鬼子尸体,都在惊讶是什么样的炸弹,有这样的威力。他们肯定不会知道,这可是美军的制式手雷。

我们都知道,二战期间,美军士兵使用了许多类型的手榴弹,但主要配备的ark ii手榴弹。它为铁铸,外部呈锯齿状,利于在爆炸后产生更多的弹片。它内部tnt填充物,但由于战争初期tnt短缺,内部多填充硝化淀粉复合物。ark ii的杀伤半径是5—10码,但弹片可杀伤至50码。由于公认的投掷距离多为35—40码,所以要求士兵在投弹后卧倒直至手榴弹爆炸。

这样的威力乘以五,外加卡车油箱里的半箱油,威力可想而知,冲击波甚至都将距离二三十米的,碗口般粗的小树给撞倒了。

这时候,鬼子的精力都停留在分析爆炸的原因和敌人的身份的时候。巧英儿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就在巧英儿洋洋得意,觉得鬼子一定想不明白的时候,一个士兵带着白手套和眼镜,双手捧着一个小东西跑了过来。

巧英儿即可调整瞄准镜,她恍惚的看到,那个士兵手里捧着的应该就是一片手雷的爆炸碎片儿。

姑娘心里就是一惊,没想到这伙子鬼子,竟然如此的专业和细致,于是姑娘在心里也加了小心。

她又一次的将枪口的方向做了调整。

这一次她果断的扣动了扳机,子弹呼啸而出,一枪打在了日军中佐的肩膀上,在惯性的作用下,子弹洞穿皮肉后,一枪打在了正在蹲下来观看的副官脑袋上。

各位看官肯定会问,这巧英儿不是神枪手吗?不是总能一枪命中狐狸的眼睛吗?这怎么就打偏了?

那笔者就要告诉你,一个真正的下期高手,能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把棋输给你而不露痕迹。

比如刘墉,据说在和君王对弈的时候,他总是只输乾隆一子。

巧英儿这样做,是因为姑娘看透了这个指挥官的细腻心思和专业的军事素养。

她担心,自己的一枪打穿了副官的眉心,一定会引起指挥官的怀疑。

这个鬼子军官一定会想,这样的狙击高手,一枪毙命干净利索,竟然没有分清楚谁重谁轻,竟然打了副官,没打指挥官,那这么做一定是另有意图。

姑娘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她设计了一条先击中指挥官紧接着好像“意外”击中副官的假象,也就形成了两个误导。

第一个,就是狙击手的目标本来就是指挥官,这说明对手想引起鬼子的指挥混乱,以此来迟滞追踪。

第二,这个狙击手的水平是什么专业的,但明显的不够精深,符合他对于敌人的判断。

果然,这个指挥官没有丝毫的犹豫,军刀一挥,喊道:“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