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寝室辩论(2 / 2)

奋斗着就是想要后代在通往罗马的路上更近一步,单凭这一点就足以在某个方面推翻人人平等这句话,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凭借父辈的人脉,资产,同辈的相识和合作就能有一番事业。就算资质平庸,守住父辈的资产也是绰绰有余的。言传身教,父辈优秀后代基本上就不会差到哪去,除非是暴发户,内心不够强大驾驭不了财富才会挥霍一空。</p>

在我看来大学无非就是积攒一些自己需要的人脉和资源,但是我们却在某个方面超越了大学所能给予资源,这样读下去只会是浪费时间,我准备过段时间就退学了,趁着年轻多走走去世界各地看看。”</p>

“你说的人人不平等在法律面前可不是这么回事。”</p>

“诚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法律的底线是非常低的,就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母慈子孝一辈子都可能步触碰到法律,马恩思资本论说的有道理,可是纵观所有案件来看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低学历。高科技,高智商犯罪追朔其余源来看童年或者青年时代都有一段不愉快的记忆,他们并没有选择马上爆发出来,受到的教育让他们深知这是一条鱼死网破的道路。等到过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通过某个契机完成犯罪,本身却没有任何‘问题’。</p>

就像一个膨胀的气球炸碎一般,犯罪后的他们大部分都沾染上了某些臭毛病比如喜欢杀人,喜欢虐待,喜欢囚禁。异样的快感让他们无法自拔,这种被称之为变态。最稀少的那部分高智商犯罪,内心强大到抵抗犯罪后的反噬,这种人无一不会成为某个领域的大腕。</p>

至于那些低学历的也就只能骗骗那些妄图不劳而获的人罢了。”</p>

吕滞也盖上了笔记本:“那你的意思是当前的教育体系有问题?”</p>

“我学哲学的时候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既然你们也问到了我就说一下我的想法。</p>

纵观古代,穷人是读不起书的,另外你可以发现科举被发明之前朝中的重臣,武将基本上都是由世家把持的,改朝换代后很少有家族被灭族,再加上师徒,联姻的关系,存活下来的家族都是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他们操控着仕途。所以皇权和世家一</p>

直都是处于矛盾状态,直到科举被发明出来,这是皇帝不愿意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世家之人才做出的决定。</p>

在这之前古代沿用的是比财产封锁更可怕的知识封锁,读书人只知道读书,你问他怎么治国怎么治民基本上没人答得出来,再加上古代消息闭塞,一些东西完全传不到百姓耳中。</p>

科举制度被完善的时候,这个知识封锁就失效了,管你是治国大才还是治民大能都不顶用,科举就考这些东西。再后来到了现代被改善的科举被称作高考,不管你家中有多么有钱,学了多少艺术,它就考这些。</p>

在这个处处充满不公平的社会,高考是为数不多的‘公平’托互联网的福,只要想学习就不可能遭受封锁。</p>

但是我发现这个公平也在某个方面被打破。所有的教育资源不可能都平均分配,这意味着某些地方在相同的时间里受到的优质教育成倍的增加,原因你们也知道,我就不多说了。这些呢只是现代和古代的教育,在未来的话我的想法是</p>

人体所有的细胞就像电脑一样,不同的细胞担任不同的工作,你们可以想象大脑储存记忆的细胞如果像电脑零件一样可以随意更换的话,现在某些家长某些学生担心的问题就不存在了,通过克隆和替换可以让你迅速获得一些知识,只不过这样的话财富阶级更加明显了。</p>

富人可以利用财富帮孩子节省跟多的时间去学习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东西,穷人还是得老老实实的读书,这样二八定律就彻底实现了八成的人都在为那两成的人服务。”</p>

“有那味儿了。”</p>

“不亏是戴哲学家,说实话我有点被你说动了。”</p>

“就算退学了,我们又以什么方式劝说父母?要知道这大学其实还不错。”</p>

高浚仪一拍脑袋:“这个世界,所有的事情无非就是妥协与被妥协,你觉得你想要的东西大学给不了你,你和父母说明情况再说说你的想法基本上就会同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