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要带些什么回去?”
安荔浓从练习本上撕下一张纸,“徽章肯定是要的,买多少呢?”买太多,别人会不会怀疑她在投机倒把?
而且,应该也不是她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的吧?
别人来京市都是买三两个回家当纪念品,而她则买三五十?
肯定不能。
不过,想想办法,应该也是能买到的。
还要给安国邦买双鞋子。
大领导的海报,现在有买了吗?
好像没有。
应该在80年代初开始流行。安荔浓记得80年代的农村就很喜欢在家里贴大领导的海报,据说有镇宅、保平安的功能。
算了,还是买其他的吧。
徽章、五角星......
安荔浓皱着小眉头,鼓着腮,“还有什么?”安荔浓疑惑的看向商周,“还有什么需要买的?”
商周想了想,“书?”
现在石河村人人学习,最缺的就是书。
的确缺书,但没有必要在京市买。一是比清河镇贵,二是不方便。除非是一些孤品,否则安荔浓是绝对不会从京市带一包书回去的。
重得要死。
显得很傻,且蠢。
“最好是能买一些有纪念意义,又不贵,还能让大家喜欢的小东西。”安荔浓加重了‘小’字,让商周明白,他们回去只有两个人,带不了太多的东西。
大件的不方便携带,贵重的钱不够,只能选一些有意义的小东西了。
“我问问本地人吧。”安荔浓对这个时候的京市也不太了解,只能问杨雪晴。
杨雪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京市更熟悉。
杨雪晴最近在供销社上班,上班时间不长,不需要加班,工作还舒适,整个人都清闲了下来,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
每天神采奕奕,看着就年轻。
杨雪晴本来的工作则买给了宋家人,亲兄弟明算账,赚了一小笔。杨雪晴对安荔浓这个女儿就更好了,给她买了一瓶友谊膏。
杨雪晴自己都舍不得用友谊膏,而是用更便宜的蛤蜊油。
“晚上,我们去宋家吃饭?”自从搬到新买的房子后,就是他们自己做饭。有腊肉,也有菜干,做起来也方便得很。
不过,安荔浓懒,大部分时间都是商周做的。
安荔浓一般都是在有青菜的时候主动要炒菜。没办法,不管是商周还是郭杜鹃和安树根都舍不得放油,没有油星的青菜怎么能好吃?
她可不想啃草。
每次都只能亲自动手。
因为安荔浓嘴巴甜,手松,在别人看来软绵绵的,很好相处。邻居们也喜欢和安荔浓几人打交道。
邻居会时不时的送过来一把新鲜的蔬菜,安荔浓也有偶尔给邻居的孩子塞把牛奶糖。安荔浓不喜欢甜腻腻的糖块,也不喜欢硬邦邦的水果糖,她喜欢牛奶味浓郁的越吃越软的牛奶糖。
遇到邻居家的孩子,安荔浓就会塞几颗,然后叮嘱他不要到处嚷嚷,偷偷吃,甜在心里就好,免得大部分孩子都来找她要糖。
到时候给不给?
给,觉得亏了。
不给?
不仅被说抠门,还会引起一群妇女大婶的不爽。
所以,安荔浓每次都叮嘱小孩不要说出去。
小孩也怕安荔浓手里的糖会被别的孩子瓜分完了,每次都不说,偷偷吃。如果不是他的父母发现了,还不知道安荔浓偷偷给他糖。
从那以后,邻居就时常的送一些青菜或者野菜过来。
来京市也有一段时间了,安荔浓只有刚来京市那天在杨雪晴家吃饭了。想着,回去之前,再去一趟,吃饭,道别,然后回石河村去。
“今天晚上去?还是明天买了东西再去?”
商周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嗯?”安荔浓一手撑着下巴看商周,想说什么?
商周想要去看一看曾经帮助过他的一位老奶奶。商周跟着爷爷和继奶奶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或者是饱一顿饿一天,有时候饿得头晕眼花,走路都没有力气。
帮助过商周的人不多,但每一个他都记在心里。
既然来到京市,商周想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