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帝王心术</p></p>
目送康熙皇帝那气急败坏的离去背影,凌啸越发的大惑不解。</p></p>
你老康已经明言,这露华高楼之巅,就是类同于殊绝人臣的高位。既是以此作喻,说“外头树上有蛇捕鸟”,又不让我付出“离开高位的代价”去援救那只鸟,难道不是要我注意任事无需亲历亲为,只要指挥得力手下去执行自己的意志,便能得逞吗?说撑起高楼的壁和柱,反倒不可避免遮挡了你的视野开阔,却又不能将其全部拆去导致崩塌,难道不是告诉我清水池塘不养鱼,得饶人处且饶人吗?又分别低一声和高一声地命令刘铁成执行命令,这么明显的前后效果对比,难道不是想要指点我,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力,提升他们贯彻自己政令的执行力吗?</p></p>
无可奈何只得下楼的时候,康熙那句“山大王都明白这三点”的斥责,让凌啸甚至也有些气急败坏了:我凌啸的资质和悟性,应该不会差到连山大王都不如的地步吧!</p></p>
但气急败坏是没有用的。</p></p>
凌啸知道,康熙的这一次点拨,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与皇帝相识以来的日子里,前所未有过的事情,定然十分重要!而正是唯其十分重要,久思不得的凌啸才越发的沉不住气,连康熙要他“从泄密案子上领悟”的提示都给忘记了,直到他大张旗鼓找来了先生邬思道之后,在邬思道强烈要求凌啸复述一切细节的时候,方才想起这个重要的提示!</p></p>
邬思道听了凌啸转述的康熙提示之后,见凌啸还在纠缠于康熙的行为艺术,抓头挠腮地在签押房里来回走动,先生顿时就火了,摆出了老师的威严,“啪”地一声将茶杯在案几上猛力一顿,“二公子,难道你就不能稍安毋躁一下吗?你到底有没有读过圣贤书?且静心下来,抱元守中,虚怀若谷,驱残逐缺,吐旧纳新,才正是我辈治学明理的根本吧!”</p></p>
先生吟诵出的十六字,铿铿锵锵,听得凌啸嗖然止步,一瞬间恍然大悟。。。。看来,并不是自己的悟性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在状态:从现代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上得到的东西,对自己来说,也容易形成“惯性思维”的桎梏,以至于在回到刑部的这一路上,自己都没能够真正跳出“巢臼”,领悟到除此三条以外的任何所得,已是犯了“心态未尝归零”的忌讳!</p></p>
正惭愧间,只听邬思道沉声道,“皇上令你从泄密案子本身入手,来领悟他所想要告诉你的指点?好,来,二公子,我们主仆就来勉力试上一试,从这件案子给我们的启示开始!”</p></p>
凌啸到现在方算是真正的静下心来,把泄密案自各个角度细细思量一遍,哪晓得一想之下,他还真有所得,“先生,你随我揭开这件案子的真相之后,倘若是回想案子中林林总总、各色人等的动机,觉不觉得匪夷所思呢?本案演变的牵涉面之广、对朝野各势力的震动之深、对今后政局影响之大,任谁在一旁看了,都觉得绝对是政见上你死我活的矛盾!可万万没有想到,那最关键的策动黑手申信望,其目的却仅仅。。。。仅仅是为了他一己之私的报复与抱负!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啊!”</p></p>
邬思道对此,也是嗟叹不已,但他比凌啸想得还要深刻,当即长叹一声,“是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俗话说得好啊,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p></p>
“呵呵,不对啊先生,俗话说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不是你说的。。。。。”凌啸噗嗤一声,笑着指出邬思道的口误。但这么明显的口误,邬思道却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二公子啊,邬某说的没错,就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而这个大了的鸟,就是你!”</p></p>
凌啸登时一呆,你竟然说我是鸟人?!!</p></p>
邬思道却一下子兴奋起来,架起双拐站起身来,“不错!常理而言,林子养鸟鸟寻林,但鸟大了之后,却变成是林子靠鸟林寻鸟!想你二公子昔日,权力所限,仅在东南一隅呼风唤雨,只见朝中衮衮诸公前赴后继地打击你,何尝见过多少想要依附你、巴结你、利用你的?!而现在的超亲王呢,显然就很难回去当一个东南王了,势必主理朝廷中枢的顶天大权,手握大清几万官员的生死荣辱,呵呵,这才有他申信望的苦心经营,要通过造成你和士林的尖锐对立,为自己谋取一个受你赏识,重用他主持文字狱差事的机会。纵使此举会造成他人无数人头落地,他申信望也在所不惜呢!”</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