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谋城(1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西林镇外,余书元带着李云泽甫一落地,言书辛、杨书石恭敬地迎上来:“见过余师兄。”余书元颔首笑道:“言师弟,陈师弟,免礼。”

言书辛和杨书石并没有迎余书元进镇子,而是请余书元走到一座山包上,俯瞰被数个小山包环绕的镇子。李云泽跟在几人身后,只听言书辛道:“师兄,都丈量过了。若以现在镇子的规模,周围六里。若依山势而建,周围十二里八。若将小山包括在内,则周长十九里四。”

见余书元没有说话,继续道:“我与书石师弟以为,此处不毛之地,无生聚之能,建城之耗费难以补回,择其小者而建,威慑蛮邦足矣,且可节省资财无数。”

余书元道:“先不管这些外务。书辛师弟,你且说说,修行状况如何。”言书辛大喜,将修行之中的困惑困扰一一说了。

余书元听完,并未一一解答,而是道:“师弟在筑基中期磨砺已久,此次返回门派,就能闭关求突破了,愚兄别无所赠,只有几句话送给师弟:所谓道者,有而无,弥而远,广而微,既要细而察之,也要宏而观之。似此戈壁,无沙粒之微,不足以成戈壁之广;无戈壁之广,不足以显沙粒之微。”

“似我等门派弟子,修为并不难积累,难在体悟一关。江河发于山谷,必先为涓涓之细流,穿山越岭;而后百川归之,迂回奔腾;再后汪洋广阔,沉静浩瀚。”

“修行也是如此,初期在于开路,中期在于纳流,后期在于归一,故而每一阶后期都要沉心于思,归元于定。这是为兄多年修行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师弟有所助益。”

言书辛听罢,肃容深拜,道:“聆听师兄一席话,方知过往误在何处。我师尊在时,曾指点我,要善于观物,道在万物之中。只可惜我一心提高修为,心无外物,后来掌门师伯让我戍守西林,小弟还以为是因触犯门规的缘故遭发配至此,原来此中有深意,乃是掌门师伯厚爱。若非师兄点醒,小弟还不知要误到几时。”

余书元道:“师弟能参悟就好,突破指日可期。今日之后,一帆东进,再过数年,东华门中,必然又添一位金丹真人。”言书辛道:“谢师兄勉励,小弟不过萤火之光,如果师兄不是遭了意外,将来必可支撑东华门户,又岂是小弟能够比拟的。”余书元摆摆手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事已至此,安心乐命。”李云泽不禁有些疑惑,言书辛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余书元遭了什么意外,还很严重,难不成是指上次受伤好像又不是。

杨书石道:“书辛师兄返回门中,不如小弟搬到这里来陪师兄。反正北凌城也无甚大事。再说了,建城事务繁多杂乱,刚好小弟来替师兄打杂跑腿。”

余书元摇了摇头,道:“书石师弟,以前北凌城无事,今后怕是要让你焦头烂额了。第一批建城用的城砖不日将运到北凌城,还要你安排人手,转运至此。此后物资源源不断,都要靠你中转,怕是要片刻不得闲了。”

此言一出,言书辛、杨书石都明白了,这城是要往大里建造。言书辛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师兄,建城耗费惊人,怕是会加大门中负担。”建一座六里周围的小城,耗费不及千万,以东华派的底蕴,数年时间分担,还能波澜不惊地应付下来。若是以十九里的规制建,东华派财赋虽多,但每一笔都有去处,建城自然要挤占别处款项,利益争端一起,门中要先因此而乱了。

余书元笑道:“师弟放心,此城虽建在东华土地上,却非为东华而建。咱们只出土地与人工,其余耗费自有他人承担。”

言书辛与杨书石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诧。

东华自立派以来,管辖之地数次扩张,却还从未有过以地与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