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请托(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酒桌之上,觥筹之间,谁会说要紧事。向春明一口应道:“楚兄说哪里话来,只管吩咐就是。”

楚风烈饮尽杯中酒,略带赧色道:“说来也是家丑。小弟有个侄儿,名叫楚天阔,最是胡闹不争气,劣名想必向兄也有所耳闻。本想带着他来见见世面,中途小弟有事缠身,便放他一人先来江蒙城。谁知没了管束,这小子竟做出当众调戏女子的事来。简直无法无天,小弟惭愧无地。”

“贵派将之拘禁,合法合情合理,小弟自无二言。只是后日便婚礼正日,小弟想带那小子见见世面。故而小弟求肯向兄,一来小弟愿向那位姑娘及贵派致歉赔礼;二来认罚灵石;三来以鞭刑代替监禁,好生教训那小混蛋一顿。还望向兄高抬贵手,让那小混蛋随小弟一同返回。”

一通话听完,向春明心中有些得意。搁在平时,依楚风烈的火爆脾气,高傲性子,恐怕早跑到望天峰上,指着掌门的鼻子要人了。而今为了这么点事情,却要大张旗鼓地给自己敬杯酒。为何江津派虽然实力未增,如今却多了一个身份——桑永寿的亲家。

脸上流光溢彩,口中却谦道:“楚兄言重了。小孩子哪会不犯错。你我年轻的时候不也荒唐过放心,我这就安排,请令侄先到鄙派客舍歇息一晚,明日定毫发无损地交到楚兄手上。”至于楚风烈所提的一来、二来、三来,只字未提。人家说这个,是给你台阶下,要是当真了,那可就是笑话了。楚风烈的赔礼可不是什么事都能接的。

他这边应承的痛快,对面的余书元心念急转。余书元一直关注楚风烈的举动,这段话落在别人耳朵里有礼有节,他却听出几分不对来。

说这话的时机不对,桑永寿来之前,向春明已经过来半天了,怎么不提这事彼时更合适,为何非得当着桑永寿的面提。

话也不对,太软了,完全不符合楚风烈的脾气秉性。认罚灵石、以鞭刑代监禁,包括向那位姑娘致歉都是楚风烈的话,但为这点事情向江津派致歉绝不是楚风烈会说的话,就像自己不会随便向他低头,他不会随便向自己低头一样,哪怕有桑永寿的面子也不行。不是襟怀不够,而是怕担负心理上的劣势。反倒是向一位平常女孩赔礼没什么压力,因为别人会说是大家风范。

凭这两点,足以做出判断。桑安心里也在嘀咕,感觉有些不对头,借机向门口小厮使了个眼色,必须先一步将事情查清楚,以防万一。

余书元端起酒杯向桑永寿道:“桑翁,提起楚兄家这位‘护花郎’,晚辈还得向桑翁请罪。大前年,桑三姑娘在东华辖境武梁城举办雅韵之会,因东华保护不周,致使三姑娘两次受到惊扰,真是惭愧。话说回来,楚兄这位令侄虽然胡闹了几分,却还守礼,不像楚兄说的一无是处。”

余书元话说到一半,楚天阔被拘捕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传入桑安耳朵中,桑安又简明扼要传音给桑永寿。

余书元接着道:“方才楚兄所言,小弟不尽赞同。所谓‘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刑罚之要旨在于导人向善。先前令侄已在东华坐过半年监牢,今时又有此事生出,可见一味罚之,在这孩子身上并无大用。年轻人犯错,固然该受罚。而长辈的规劝,也必不可少。正好今日我们这些长辈在,不如把他押解过来,咱们一人劝他几句,多少会起些效用。另外,也让桑翁教训他一顿出出气。”

他刻意长篇大论,耽搁功夫,让桑永寿获知足够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觉察到桑安和桑永寿之间的灵元波动结束,一句话将话头引给桑永寿。

在座宾客都知道东华派和九盟之间暗争已久,两个大势力靠的太近,互相不希望对方实力增长,所以总在暗中争斗。又因为彼此体量太大,都有顾忌,生怕直接交手导致局面失控。

隔山打牛、搭桥过河、煽风点火、因势利导,就成了日常惯用的手段。可苦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小门小派,只好朝秦暮楚、首尾两端、两面三刀、阳奉阴违。

余书元这番话落在众人耳朵里,都以为余书元是借机让楚风烈难堪,挑拨九盟与桑永寿的关系。其他的人事不关己,乐得看热闹。

向春明心里巴不得两家掐起来,但这个场合不合适。正思谋怎么回绝余书元的提议,却听到桑永寿微笑道:“小女一向好静,不喜纷扰。要是见了惊扰她的人,少不得打几棍子出气。到时候,楚世兄可莫要心疼。”话不长,含义却很丰富。

楚风烈听出了其中的敲打之意,有人敢欺负我女儿,我不会放过。忙道:“岂敢,桑翁教训他,是他的福分。”顺带扫了余书元一眼,心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知道余书元反应过来会是个什么心情,哈哈哈。能坑这家伙一次,足够吹大半辈子牛了。

向春明听出其中的吩咐之意,尽管说的很委婉,在有意无意之间。却立马照做,转过头喊了一名江津弟子进来,吩咐道:“去将楚公子请来。”余书元也参与进来让他觉得事有蹊跷,又传音密嘱:“将拘捕楚天阔的事情探听清楚,提前来报。”顿了一顿:“并将此间情形禀告掌门。”在余书元手上吃的亏太多,小心谨慎些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