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四关(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四周的灵气依旧浓郁,李云泽却不打算再修炼了。

灵元失控吓住了他,也警醒了他,汪不屈、余书元都曾劝诫他要切记灵元的掌控和五行的平衡。面对绝佳的修炼环境,一下子将两人的告诫抛诸脑后,一味贪多,才造成灵元失控之事。

目前的灵识掌控目前的灵元已是极限,若再贪多,必然有害无益。

转而开始继续练习二十四式太初天文剑。他深知凡事难度愈大、往往价值也愈大的道理。是以剑诀虽然异常难练,却丝毫没有气馁之心,坚持勤练不辍,渐渐能像模像样使出几式来。

等到终于能够连贯使出二十四式太初天文剑后,李云泽开始尝试使用剑术击刺半空中的光点。剑诀催动,剑式相随,泓光剑应神而出,刺向一个光点的位置,叮的一声,泓光剑刺到墙壁上,而光点早在剑出手时就移到了别处,接连几次,都是如此。

李云泽一边刺,一边找原因,很快便明白过来,是剑诀与剑式不够连贯,耗费时间过多。

光点会在出剑之后的一瞬间移动位置,要在这一瞬间之内完成剑诀催动与剑式施展,绝不能多耗一毫时间。

李云泽继续苦练。第二次尝试,泓光剑在一半距离上,光点移动到了别处。第三次长剑已能偶尔刺中光点,被刺中的光点消失无迹。

直至第六次,首次出剑必中。李云泽仍不满意,仍旧自行参悟练习。

第九次尝试,一剑刺去,正中光点,其余光点闻风四处移动,剑光紧接再发,再次中的,待到第十七下时,准头有了偏差。

李云泽再次来到外面石室,他的目标是能够连续刺中一百个光点。第十三次时,密密麻麻的叮叮声响了一百下后,李云泽满意地收起泓光剑。李云泽审视了自身状态,发现灵识竟然增长了许多。

太初天文剑对灵元操控要求极高,相应也十分耗费灵识心神,用的多了、练的多了自然会有长进。

等到所有的光点全部消失,侧面墙上裂开一道石门。进去一看,中央一个传送空门,旁边一张石桌,桌上一套衣衫,一封信函。

李云泽拆开信函,信中详述了从入室的甬道到祖师石室内的一切设计,暗含四关考验:

第一关,便是那套身法,名为风行水上。若是连这身步法都学不会,那么只能打开外面石室最左侧的门,直接离开。若是打开其他两个门,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一关考验的是最基本的资质,资质不行,自然不能收录门中;

第二关是甬道的利用,正如李云泽所猜测,甬道的确是为了习练步法而设置的。若是看不到这一点,没有通过甬道的锻炼,那么最多只能进入右侧的门,获得一点好处即离开,进入中间的门也是死路一条。这一关考验的是发现和利用身边资源的能力,君子役物,用其所长,而不问其广狭贵贱高低,普通不起眼之物,运用得当,一样可抵大用;

第三关是三道门的选择,只有进入中间的门才有入门的资格。将危险程度写在门上,是为了使来人能够审视清楚自身,及时预知危险,量力而行。这一关考验的是能否清楚看清自身和判断周边环境。若是连自身高低都看不清楚,强行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人与物两不知,必然活不长远;

第四关是那些光点,光点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将光点全部刺中消去,那么出口就会永不打开,来人就会被困死在石室中。这一关考验的内容有点奇怪,一是看练习剑术的资质,若是差的学不会,那就没必要出去丢人了,在这里待着等死吧。二是看来人是不是一个正常人,逍遥门下弟子必须是有血有肉的人,在暗室里待久了,迫不及待要出去才是。若是看到灵气异常充足,修炼环境绝佳,就修炼个不停地修行狂人,为了修行,连人之本性都抹杀了,逍遥一脉是万万不收的。

李云泽回头审视,信中所陈四关,他只对利用甬道习练身法一事有所察觉,而那主要也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机关危险,其余全凭心志行事,能够走到最后可说万幸。

这四关都不是特别勾心斗角的设计,反而有大巧若拙之妙,在简简单单、明明白白中考验出一个人的资质、应变、思察、胆略、明己、知物、性情等等。

既要有资质,又要肯苦学,否则第一关不算完全通过;

既要善于察物,又要善于使器,否则第二关过不完全;

既要明辨己身,又要细审方圆,否则第三关要丢性命;

至于第四关,李云泽可以说算是靠运气。按他本心,恐怕最后的结果会是困死此地。万幸因为功法的原因,停止了修炼。从这一点上说,又不算全靠运气,靠的是另一样重要的品性——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