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头(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三日后,两人来到一座大城之外。落地后不久,齐书信匆匆赶来,看到李云泽,问道:“怎么让他来了”

江书磊道:“那两个小子不是自己人,怕他们靠不住。放心吧,有咱们两个在,还能让他吃亏。”齐书信道:“那好,到时候,我看着他,外面的事你来。”

靖安城是九盟的边城。

九盟采取的是与东华派是完全不同的治理体系。东华之内,所有城池悉数由东华派直接管辖,城主皆为正宗东华弟子,绝不允许他人染指。

同时,竭力抑制家族势力。任何一个家族出了金丹修士,必须到东华派任事或清修,东华派称之为归化。否则,只有举族迁离一途。如此,便把家族不断连续累积成长的过程给掐断了,毕竟族中没有金丹修士坐镇,无论是在道法传承还是势力拓展上都会大受影响,使其根本无法成为世家大族。所以,东华境内最多只有筑基期的家族。

九盟则以家族为自身的基础,最大的九个家族瓜分全境,称为世家。各自的区域内又有数量不等的家族依附于这九个世家,称之为望族。望族之下又有大姓。小族依附于大族生存,经营给定的势力范围,缴纳税赋出产。大族一家占数城,小族几家合占一城,按照实力消长减增势力范围。

靖安城因在平原之上,城池四四方方。

李云泽进城后,依照齐书信吩咐,找了家名为琼林居的酒楼。这酒楼与别处不同。

别家的酒楼,一楼大厅都是最热闹的地方。而此处一无桌椅板凳,二无柜台酒垆。尽是些琴台、棋枰、书案。不少客人正在其间弹琴下棋,吟诗作画。

李云泽进门便被小二拦住。小二道:“客官面生,可是头次光顾小店”李云泽道:“不错。怎么,店家不接待生客么”小二道:“非也非也,小店只接雅客,不接俗客。欲在小店用餐,须得琴棋书画有所精擅方可。”

李云泽哑然失笑,此地自诩琼林居倒也没错,连小二说话都文绉绉的。信步走到一无人书案前,提笔蘸墨,挥毫而就:“但识琴中趣,何必有琴声。”

写下此句,也是意有所指。在他看来,人之雅俗,在于有雅心,而非有雅技。在于品尝平淡之中的琴趣诗意,而非以琴棋书画充斥生计光景。如若不然,则是趣雅而俗。

古之钟子期闻琴音而知山水,当是雅人,却不过是一山野樵夫。依着店规,想必进不了店门。而眼前这些人口不离风雅,长于琴棋书画,心中恐怕还是俗名重于清念,俗人一群罢了。

旁边有人斜眼看见,忍不住走到李云泽桌边,连连点头。李云泽对小二道:“这笔字可能在贵店吃顿酒饭”小二道:“小人见识有限,辨不出真珠假玉。得小店掌柜品鉴后方可。客官稍候。”

一个声音道:“不必了。请楼上奉茶。”李云泽转目望去,是一个姣好的女子,妆容简淡,手中持的不是姑娘家用的团扇,而是一把折扇。身后跟着一个面带稚气的丫鬟。见李云泽望来,颔首致意。

周围的客人见了那女子,纷纷拱手,口称:“梁姑娘安好。”梁姑娘回过礼,负手上楼而去。

小二将李云泽带至楼上。楼上才是一家酒楼应有的模样。李云泽选在靠近楼梯口的位置坐下。一般而言,这个位置人来人往,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坐。点了几样小菜,静候时间过去。

店中客人寥寥。李云泽一边吃饭,一边问小二一些城中的风景掌故。齐书信让他在琼林居坐够半个时辰,之后会有人与他接应。

将近午时,方才梁姑娘的侍女下得楼来,对着掌柜的道:“梁掌柜,小姐想吃荷花酥,快让年厨子做了来。”梁掌柜忙不迭应了去安排。

侍女看了李云泽一眼,道:“这位公子,我家姑娘方才夸你字写得好呢。”李云泽谦逊两句,那侍女问道:“我们姑娘有个事儿你做不做”

李云泽看天色已经到了约定的时辰,难不成接头的人就是这小姑娘心中难以断定,回话就有些迟疑,侍女接着道:“不白让你干活,有酬谢的。活儿也不繁杂,就是抄一些书。按数计酬,好多人求着做,我们小姐都不同意呢。”

齐书信未约定接头暗语,也未说明接头人模样,此时也无他人前来搭话,李云泽只得认定这小侍女就是接头之人,沉吟片刻道:“若是如此,在下就勉力为之了。”

小侍女很高兴,蹦蹦跳跳上楼,一会又下来,对梁掌柜道:“梁掌柜,给这位公子上些好酒好菜,咱们姑娘请客。”

梁掌柜悄悄问了缘由,忍不住心中担忧,这少年人不知根底,姑娘贸然邀其做事,怕不妥帖。凑到李云泽跟前,问东问西半天,得知李云泽是东华派境内人氏,心中更加不托底,正寻思要不要禀明老爷知道。那小侍女又蹦蹦跳跳下来,朝梁掌柜招手,在僻静处悄声道:“姑娘说她自有主张,且在家里抄书,让你不必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