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修器(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这是他第一次炼制正儿八经的灵器,以前的摇风仪、印章、风铃纯粹是玩笑之作。内心深处难免有所紧张。调匀呼吸,平心静气后,琉璃火出现在右掌中。火焰与刀面接触,不一会炙烤的部位就变得通红。李云泽一边小心控制刀温,使其变软而不变形。一边开始在刀身上纹刻阵法。如此一点一点,纹刻完成后。又布置上紫粹铜灵弦,再以琉璃火熔化,使之与刀身融为一体。

三日后,赵琢看着手中的虎背刀,一脸惊喜。凭多年掌握的感觉,刀的轻重并无变化。只是两侧刀面上各多了一幅紫色丝线勾勒出的猛虎图,一面是依山而立,回首雄视。一面是踏风疾走,咆哮林间。周遭各有山石林木云纹映衬。

赵琢将灵元注入,随手舞出几个刀花,刀面上的花纹受灵元激发,散射出朦朦白光,掩盖住刀身的锋芒。旁边围观的文通博等人初时不觉得如何,多了几个图案而已,华而不实。看到这一幕,转而啧啧称奇。

赵琢满意地道:“不错不错,更趁手了。灵元也比以前更顺畅。这上面的虎纹也很威风。”

李云泽道:“试试刀锋。”扔出一块十寸厚的铁块,赵琢迎刀下劈,“嘡”的一声,刀铁相交,只觉得手中毫不费力,铁块竟然被一劈为二。

文通博等人捡起地上的铁块,断口处整齐白亮,很明显是以利刃切开,而非是蛮力震断。又拥过去看赵琢的刀,刀锋如新,毫无磕碰缺口。

赵琢的刀本来如何他们是知道的,绝不会有这般切金如纸的威能。看向李云泽的目光登时大不同。

俗话说:苦熬五十年,才成半个师。说的是炼丹、炼器、制符这三个行当苦学五十年,才算半成。城里头的炼器师凡是能够独立铸器的,最年轻的都要四五十岁,这个年龄之下的,都是学徒。

这李云泽比赵大哥还小一岁,竟然有这番本领。赵琢抚摸刀身,感叹道:“这把刀新铸成时都没有如此锋利。云泽,谢谢你!”

等人都散了后,李云泽悄悄对赵琢道:“这把刀形制、重量都没有变换,但实际上还是有几处不同。需要着意留心的有两处:一是除了原来的两个阵法,我又在刀上多纹刻了一个。现在共有三个阵法,勉强算是初阶上品灵器。相应的消耗灵元也会快很多,你不妨多熟悉熟悉。二是刀上的虎纹可不止威风这么简单,乃是这把刀的关键,以后用刀的时候要小心在意。”

赵琢奇道:“怎么说”

李云泽道:“原先的阵法已经不堪用,所以我将勾连刀柄与内里纹阵的灵弦切断。同时另起炉灶,在刀面上重新刻了纹阵。”

赵琢恍然,道:“原来这虎纹就是纹阵。”

李云泽摇头道:“是隐藏在这虎纹之中。”接着进一步解释了这些纹样的用意。这些纹样是为了遮掩刀面上纹刻的阵法。

将阵法纹刻在灵器表面是上古时炼器通行的法门。上古时灵矿丰饶,灵材俯拾皆是,灵器造价甚低。加上炼器技艺所限,更多使用的是表纹之法,也即将阵法纹刻在阵纹表面。

此法有两个弊端,一是阵纹在表,碰到行家可以轻易看破灵器的功用。二是灵器的威能主要靠阵法激发,阵法纹刻在表面,无论是对敌时对手攻击,还是日常间的磕碰磨损,自然更加容易损毁。

有鉴于此,后世的炼器师逐渐创制出内纹之法,将阵法熔铸在器具内里,炼制起来虽然繁琐,但却除去了表纹二弊。后来灵矿日渐匮乏,灵材之费贵于人工,灵器造价越来越高昂,相应的易致灵器损毁的表纹之法渐被弃用,内纹之法盛行于世。时至今日,表纹之法早已经湮没无闻了。

接下来,李云泽便常去白羽城守藏院读书。守藏院是东华辖境各城藏书之地的通称。类似的紫阳宗辖境内通称天录阁,归真派称石渠府,等等。

曹秣见李云泽早出晚归,回来后还抱着书读到半夜。既不练剑,又不习术,也没见他显露过兵器,不由有些担心。忍不住问道:“李大哥,再过几天就要跟人比试了,你不准备准备么”

李云泽笑了笑,骗他道:“大哥练习的法门跟你们不大一样,看书就是练剑。”

曹秣“哦”了一声,道:“怪不得你那么爱看书。那你看吧,不打扰你了。”

李云泽看他竟信以为真,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起来又太麻烦,就由他去了。

五更时分,鸡鸣声声。李云泽跟着赵琢一众兄弟出了城,城外四处黑蒙蒙的,林无影,鸟无声,黑暗与静寂想同时把人关闭起来。不过在走到生死林不远处时,情况有了变化,看到林子里火光点点,人声喧嚷。李云泽暗道:这铁衣帮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想打群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