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客(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奉尊院下设内外两司,内司都是炼气期弟子,主要在门内听用,为元婴祖师做些洒扫庭院、收拾器具、侍奉茶水等杂务。看着是伺候人的活,其实是东华派培养弟子的途径。

东华派先代祖师认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是最佳的教育弟子的方式。让这些精英弟子随侍在元婴祖师身边,耳闻目睹元婴大能的仙风、道性、明心、真圣,既能坚其向道之心,也能在不经意间受到教育启发。

外司则是筑基弟子,专司替元婴祖师在境外行走,所选的都是于修道天分不高,但人情练达之人。元婴祖师一般年岁都长达数千,这么长的年岁里积累的人情往来不是小数。以他们的身份,绝大多数不必亲自出面,安排弟子代劳即可。这是公认的美差。

万云程侍奉在奉琴祖师身边已有三年。奉琴祖师是东华派目前唯一一位女性元婴修士。

万云程入门后很长一段时间声名不显。直至一举以全优的成绩通过门中一百零九项考核,刷新了门派的记录,从此进入师门长辈的视野。而后经过七重考验,进入奉尊院内,被安排在奉琴祖师身边。

三年来,奉琴祖师与他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语,听在他耳里却振聋发聩。他觉得这三年所得比他过去全部修行岁月加起来的收获还要多。

记忆中的第一句话,是看到奉琴祖师修剪登霞果树,他大着胆子问了一句:“祖师,我辈修道之人崇尚自然。树木生长自有其理,刀锯加之,是人力干涉天力,岂不违背了自然之道”

奉琴祖师手中不停,道:“若任其生长是自然之道,那为何经修剪的树,花更饱满,果更盈实树木生长是为了枝叶,还是为了花果”

这话并不是什么高深道理,却启发他入心深思。一是修行途中,天人之间,处以何法二是修行途中,何为枝叶,何为花果

修行是逆天之举,但不意味着逆天而行。修行要崇敬自然,但不意味着奉命唯谨。正如修枝剪叶,看似干扰了树木自然生长,但却贴合了其生长的终极意义。人之于天,也应如此,顺应而非服从,两者有天壤之别。

枝叶与花果的区别,更让他猛然醒悟修道的方向错了。在此之前,他颇以博学多能自得。勤修苦练,一鸣惊人,获得一百零九个优等,是他平生得意之笔。然而现在回想,得到的是什么术法的粗通,同门的敬佩,师长的赞誉,仅此而已。

可这些与修道有什么关系,对修道有多大助益

他苦练身法、术法、功法、符箓、阵法、史志、杂学等科五十余年,费尽心力,吃尽苦头,所为者何

名为求道,实则不过是为了一时的风光耀眼。背道求道,为了枝叶,失了花果,可气可叹。考核中所谓的优等,只是一个评判标准,他的意义只是说明你比大多数人略好,定位不了一个修士真正的境界,更远远不是修行境界的极致。

先圣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修行的道路,不是说比别人强就能到达更高的地方,真正的境界永无上限,重要的是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极致。

自那以后,万云程对这棵登霞果树产生了别样的好感,从奉琴祖师那里讨到了护理登霞果树的差事。

登霞果树,乃是上古名木,可惜犹如红颜薄命,名木也难长久留存。上古之世未结束,此木就绝迹了。不知奉琴祖师从哪里得到了一段木根,种在其居住的元晨峰峰顶。

数百年培育,已有两人多高。远远望去,叶如琉璃,霞光烁烁。三十六颗红彤彤的果子,宛如挂在彩霞之上。别的果实总有一个周期,熟透自落。登霞果却可以一直生长下去,年份越久,味道越佳,就像修行永无止境一样。这也是万云程喜欢登霞果树的一个原因。

今日奉琴祖师吩咐,有贵客来访,命他采摘一盘登霞果待客。登霞果树从挂果到今日已有六百多年了,从没有摘过一个果子。看来今日来客,要么身份尊贵,要么与祖师关系至为亲厚。

万云程摘下年份最久的六个。看着珠圆玉润的果子,心想,书上说登霞果是世间难得的美味,而且有驻颜养颜之效。不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