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辛未 清心(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在云洲,五行之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五方五行是其中的精妙篇章,五行与五方紧密相连,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土行居中。此处地域这般布局,是不是与五行有关联火,土,金,木,五行缺水。东,西,南,北,五位缺中。而且,火在东,土在西,金在南,木在北,五方与五行的对应与云洲大不相同。

李云泽静坐深思,浑然不知日落夜至。五行与五方的对应差异,大概有两种解释。一来五行之说生自云洲,此界与云洲大有不同,五行说是否适用,尚属未知。比如侵入他体内的白光,既能融合灵元,又能与灵识交汇,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有这般特性云洲的修行认知里,灵识和灵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绝不可能有物同时与二者兼容。二来若是适用,为何方位对应有如此大的出入细思量,五行好似统统左移了一个方位,木由东至北,火由南至东,金由西至南,土由中至西。若是这个推断成立,水应该由北移至中位。或者是另外一种可能,崖壁往西还有天地,那里有水的存在,这样崖壁代表的土仍是居于中方。这个想法冒出后,李云泽更为认可,毕竟土载万物,居中承载,道理上更说得过去。然而,这些只是推论,该如何验证呢

其实验证的方法李云泽知道,只要布置一个五灵阵群,即五个五行灵元联阵,如果阵法能够同时运转,同气连枝,相互支应,就说明在此界五行灵气是生克变化的。可惜五灵阵群是高阶阵法,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

月色静谧温柔。李云泽刚到此界时,觉得白天易于视物,更安全一些。但回顾这几天的经历,遇到的事情都是白天发生的,怪兽巨吼在凌晨,崖壁幻境在上午,灵潮在正午前后,蛇形星火在傍晚。夜里反而平平安安,没发生过什么事。背靠厚实的树干,恐惧、孤独、戒备,都统统驱逐出心房之外,心静意宁,安然入定。

五行功法同时运转,李云泽之前已经试过一遍,当时以为,对他修行的意义,不啻又一次的开天辟地。但现在实践过后,发现是他想太多了。有两个限制是他目前无力突破的:一是灵识难以支撑长时间修炼。上次只一轮,就耗尽了灵识。所以这次他先服用了一颗冲神丹,咬紧牙关也只支撑了三轮修行。李云泽心头满是郁闷,即使服用冲神丹作为助力,算下来,正常灵气浓度下,也远不如依次修炼五行功法有效率。更不要谈没有冲神丹增强灵识了。二是外界的灵气环境,在灵潮那样极端的灵气环境下,五行功法同步修炼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普通灵气环境下,根本没有必要那样做。费尽心思搞出来的东西,对它寄予厚望,谁知道竟然是个鸡肋,还没有老办法管用。

还有一个状况,引起了他的警惕。修行过程中,灵元增长并不平均,木行灵元增长最多,其他四种灵元增量仿佛。第一次以为是错觉,第二轮修行的时候特别留意,果然增长幅度最大,是其他几种灵元的两倍。若是其他几种灵元增长的快,李云泽定会高兴,独这木行灵元,反让他苦恼。他气海内火行灵元本就占优,如今木行灵元又高出一筹,木生火,体内的平衡更加容易打破。

好在木行灵元只要停止修炼,就不再增添。不似火行灵元那般,因琉璃火之故,不间断自然增加。

好端端的,为什么木行功法修炼效率会如此之高思来想去,无外两个原因。一是入体内的蒲公英,二是此时依靠的巨木。也许是蒲公英改变了自己的资质,木灵根更佳,修行木行功法更快。也许是巨木改变了周遭灵气环境,木行灵气更浓郁,所以修炼效率超出以往。

五行全修之法,一路磕磕绊绊。李云泽不由得烦反思,当初的选择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如果一直单修木行功法,也许现在的进展更大,至于将来的成就,没有现在,何谈将来,况且他此生的的目标只是筑基而已。五行全修,太过复杂,需要考量太多的因素,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需要面对太多的挫折,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究竟值还是不值如此懵懵懂懂,患得患失半夜,才恍然记起,他气海破碎过一次,已经重头来过的本钱了,回头无路,只有前行。

没了选择,心里反而一下子轻松下来,神思越加清明。五行功法同步修行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又如何,继续按以前的方法修炼就是了,总归没有损失什么。况且又不是全无收获,在排列五行功法修炼次序的时候,对经脉、对功法的认识可是又深了不少。木增火势,不利于气海平衡又如何,木行灵元增长快,岂不是正好又节约了木行功法修炼的时间,只要自己把其他三门功法修炼的紧一些,气海平衡便不会打破。五行全修,艰辛复杂,道途难明又如何,多花上十分心思,多使上十分气力,余书元为了自己费心谋划,端木听雷、方止行这些前辈也都说此途可行,更有汪不屈这样的例证,有什么好彷徨犹疑的

想到这些,整个人都兴奋起来,毫无倦怠,取了两颗萤石绑在手腕上,手足并用,往树顶爬去。

所谓道心坚定,总归是自己想明白了才会坚定。别人灌输进来的,总归差了一点。

所谓道心清明,不是盲目信奉,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相信路终究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