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壬辰 样品(2 / 2)

大化篇 风烟散序 0 字 2021-04-02

弓做起来不难,难的是箭。李云泽用三元铁为主材,加入二分钰钨,以增加三元铁的韧性,制成了弓臂。在弓臂上用表纹之法,纹刻了两个阵法。弓是远程利器,无需短兵相接,用表纹之法恰如其分。又用一条牛筋做了弓弦。牛筋不是灵物,只是勉强能够应付弓臂的张力。若要发挥弓的最大力量,还是要以灵物制作弓弦。

箭是杀伤的关键,也是制作的难点。弓箭首先要做到的是射中目标,必须尽可能快,缩减出手时间和中的时间之间的延迟,才能减少对手闪躲规避的机会。其次,要有足够的冲击力和爆破力,打在对手身上不疼不痒也不行,尤其是对付满身甲片的兽类。

李云泽想了数个方案,又一一自己否决。如,以金铁为材质,增加箭的重量,但会影响箭的速度。又想在箭头箭身上纹刻阵法,但这样一来一支箭的造价就会很高,可能造成一支箭五颗灵石、射出去回报三颗灵石的局面。

翻过来覆过去想,甚至怀疑自己的思路是不是错了,弓箭本身就是以锋锐克敌,以箭矢的大小重量想要造成钝击效果,难度太大,想方设法增加箭头的破甲能力是不是会更加简单。

李云泽左右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心头烦闷,干脆与溪君说了一声,跳下大龟,走路换换心思。

袁雕提着水袋,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

李云泽一脚踢到石头,就想若是用石头做箭矢是否可行;抬眼看到树木,就想若是用树木做箭矢需要克服哪些缺陷;甚至联想到若是可以用灵元凝聚成箭矢,这样就不用发愁成本了。

直到傍晚扎营,脑中念头数十上百,却各有各的缺陷,始终没有一个各方面满意的方案。

夕照之下,几个修士联手安扎帐篷,一人居中撑举,四人各据一方往外拉拽,不到一刻钟一顶帐篷已经立了起来。其他修士或联手扎帐篷,或协力布置防御,短短半个时辰,一座有表有里、有模有样的营地已经稳稳坐在旷野上。

李云泽豁然有感,他还是没有摆脱云洲修士争斗的思维,想着如何一对一死生对决,纠结于一箭全能、一击见功。今后的局面,会是一队一伍乃至更大数量的修士对付成群结队的兽群,弓箭的作用未必是杀伤,更多的是需要干扰、驱赶、束缚、困制等等,杀伤完全可以交给标枪。重量、锋锐等方面,标枪更有可雕琢的空间。思路一开,诸般念头纷至沓来。

按照这个思路发散开想,完全可以一队人马配备不同功用的灵器,有人困敌,有人伤敌,有人用火,有人用冰。弓箭是有效的武器,应用也会最广泛,但不意味着是唯一。再者,此时冥思苦想,实在是闭门造车。岩甲兽甲壳坚厚,其他兽类未必尽如此,还应因不同的兽类禀赋而制定应对的器械,所用得当,合于物性,方称利器。

退一步而言,技艺演进乃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之事,哪里可能一下子就能够做出完美的物品来。而且云洲那么多能工巧匠,自己做不到的,有的是人能做到。到时候东华派自会出面,汇聚众智,一步一步改良,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出物美价廉的弓箭来。目前他要做的,先打几个样品出来,能够应付眼前的局面,至于成本,不在考虑之内。

入夜后,星光洒下静谧,轻风徐徐送来故乡一般的温柔。本该是入眠的好时候,李云泽全无睡意,脑海之中,不断有新的念头蜂拥而起,大部分经过推算被否决,有一些经过论证被保留,先是通过笔端落在纸上,又通过灵火的煅烧、灵材的融合、阵法的纹刻打磨等工序,最终化为一黑一银两张弓,与十二支各色箭矢。

黑弓通体纯黑,外形粗壮朴实。以三元铁为主材,掺入曦钨,增加韧性,弓弦用的是兽筋,弓臂上纹刻了两个初阶韧阵。李云泽尝试了一下,以他炼气后期的修为,勉强只能够拉满五次,灵元与气力就耗去了七七八八。

银弓十分纤巧,主材是弹性更佳的丝铟。这种灵材乃是归藏商号新研发出的一种合金,质轻性韧。

溪君见李云泽尝试数种灵材都不满意,问明其所需,从乾坤锦囊中取出此物,解了李云泽燃眉之需。此弓轻巧,李云泽不借助灵元,凭本身气力就能拉开,杀伤力与黑弓相比自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云泽制作此弓的初衷也并非未来逞其杀上之能,而是将一些特殊功用的箭矢快速射出去,在短时间内干扰控制凶兽的行动,这就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射出更多的箭矢。故而李云泽在弓臂上纹刻的是两个疾阵,弓开如风,一息双箭。

十二支箭矢各具其能,有的坚硬,有的锋锐,有的附带灵符,有的刻有特殊的阵法。李云泽一一抚摸弓与箭矢,心中颇有欣喜之意,恨不能现在就遇到几只土著野兽一试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