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罐里刚下第一罐,她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种吃法——水煎,一样香喷喷却不用耗费多少油,生煎包、锅贴都是类似的操作。
只是没有平底铁锅,这个砂罐有点小又太深,弄起来有点麻烦。一次只能煎十来个,也太费时间了。
还是用大铁锅蒸省事,脑子里构建着用碗反扣撑起来或用竹筒垫起来的方法,这些可以一试,关键却没有透气的容器盛放饺子。直到她瞥到外面的簸箕才想起来,这东西可以直接架在大铁锅里,连支撑的碗都用不上。
吃货的本能激发出的潜力真的无限大,什么怪招都敢开脑洞,幸好最后这个还靠点谱。
如此,就简单了,刚好三个容器,全用上了,除了第一锅煮的这十几个,其他的一半蒸了,一半水煎了。
大铁锅烧开水,簸箕洗洗干净,展开纱布垫上——这就看出之前不裁剪它的好处了,40来个饺子能一气摆上,盖上锅盖蒸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没有表,她只能根据煮饺子的时间估摸着判断,到时再开锅看看,。
煮饺子讲究“三点水”,就是每次沸腾后都加点凉水,重复三次,尤其是现包的饺子,这样煮就不会夹生。
这饺子煮好后,冯时夏当即就拿了两个碗盛出来了,饺子趁热吃。
她不爱汤,捞的干的,给小家伙的添了一点面汤,加了点盐,那个太阳的,特意给他拨在最上面。
这会也用不上小家伙帮忙了,本想让他直接端了去堂屋吃,自己在灶边边吃边把剩下的处理了。结果小孩又不肯,只好给他搬来方凳当桌子,小人儿就坐在厨房门口吃顺便陪着自己。
尝一口热腾腾的韭菜饺子,咬开就是鲜绿的韭菜和澄黄的鸡蛋碎糅杂在一起,颜色特别诱人。虽然面皮有点糙,却麦香浓郁,也有韧劲的,看来自己技术并没有落下太多。
馅料咸淡适中,韭菜独特的香味搭配鸡蛋的软嫩,这种经典组合,味道怎么都不会差。
再尝另一种,调和了油渣和春笋的馅,既带有肉的醇香,又有笋的爽脆,还夹杂了香菇的肥嫩和白菜的清香。再蘸一口辣酱,味道又更丰富了。
如果还有其他调味料或者加一点香油的话,味道可能就更美了,不过这些食材本身的味道已经很纯粹了,能享受到这些也是不输多少的了。
这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之光啊!
明明是以前懒得动手做饭才会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现在吃到却莫名想哭。
冯时夏晃掉这些情绪,给自己加油打气,水煎的饺子和即将出锅的蒸饺会更好吃的。
水煎的步骤也不难,在锅底刷一层油,饺子摆放进去调小火势煎一会,等油“滋滋”炸响的时候,就加入差不多没过饺皮底的清水,盖上盖子中小火焖煮几分钟就好了。
如果没熟,可以再重复一遍,最后出锅前可以撒上些芝麻和葱花。
其实更好的是用面糊水煎,这样底部会有一层焦香的锅巴。将水量减小,分几次添入焖煮,煎出来的效果也更好。只是限于这锅的材质,操作也不是太方便,她还是用了稳妥省事些的法子。
第一锅水煎饺子好的时候,蒸饺也好了。熄了大灶里的火,她也不急着出锅,这边将剩下的三锅饺子都煎完才一并盛出,各夹了二十个端上堂屋的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