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曲径春色晓苍苍(2 / 2)

可如今阿呆跟着诸葛亮来到了新野,却也没有他想象中的茶楼、戏文与熙熙攘攘,好在他生性恬淡,也并未觉得有多少失望,只是隐隐又在设想,儿时的故乡吴郡、东都洛阳、北方第一大城邺城还有天子所在的许都,这些天下名城,又会是怎样的热闹景象。

正自闲步走着,阿呆微微觉得腹中起声,再一想,回屋只记得把阿祺的袍子放好,他素来穷苦,出门并没有带钱的习惯,于是苦笑一声,转身准备往回走。

日到隅中,是军营早食的时候,要是错过了,那就只能等申时夜食了。

天下大乱,田垄荒废、流民四散,新野一半的粮草还是由刘表供给,士卒一天两餐能够保证已属不易。

若是午时想加餐点心,就得自己宅中备制或者上街坊市井购买,那一般都是豪门士族才有的作息习惯。

若是夜食错过,黄昏时城门一关,市井也已闭市,就只得家中自备了。

阿呆正走的几步,听见有人不停高呼:“恩公留步!恩公留步!”正自四处张望,却发现是一群士卒朝着自己在呼喊,心想大概是诸葛亮命人传报又有事相议。

待那群士卒走近,竟然齐刷刷的单腿跪地拜倒,他一惊,脑海中飘过一句“卧槽,什么情况”,连忙去扶,定睛一看,原来领头那人正是官道上相遇的流寇的头领,却是早已换上了刘备军的军服。

“恩公大恩,我等没齿难忘,无以为报,还请受我等一拜。”领头的一席话,其余众人又是拜倒下去。

阿呆见他们如此穿着,心知定是已被刘备收编为官军,心里也是高兴,赶忙扶起众人。

“各位不必言谢,当日下手没有分寸,还请各位兄弟勿怪。”阿呆拱了拱手道,“这位爷叔我记得应该是姓董”

“爷叔不敢当,使君称呼在下董昆便是,昆仑山的昆,陇西人。”他年纪较大,年近半百,但自报家门却中气十足。

余下七八人也一一报了名字,“张坤、吴昊、宋鹏、项昭”等等,阿呆一时也记不住。

董昆又说:“那日蒙使君手下留情,挡住了赵将军一箭,留了我这条性命,后来我等及余下众人跟着赵将军进城,我嘴中被堵又无法辩解,本以为在劫难逃,后来没想到简雍、孙乾几位使君前来招抚我等,好言相劝,又将主公匡扶天下的志向说与我等。”

“我们这些人原本都是北方各州人士,后来连年灾乱只能四处流浪靠拦路抢劫逃兵与各地盘剥百姓的豪绅为生。到得荆州以后本想去投刘表,奈何风雅名士嫌我等粗鄙之人不受管束,因此我们只能在这荆州继续干了老本行。”

张坤边说边将阿呆引到路边,免得大路中间人多口杂,接着说道:“那日我们伏于山间,正好见了一小队官军追赶几个流民,平日里我等自是不敢去惹官军。但那天一来官军人少我们人多,二来流民被欺压,我等心里看了也是气不过,便一不做二不休,抄起家伙就冲了上前。”

“哪知道一交手,发现这六七人实力彪悍,我们百来号兄弟围着他们也无济于事。我只能让大家赶紧和流民一起跑,咱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可跑着跑着,使君带了人从另一路赶来,我等还以为是官军两面包抄,心想大事不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一队官军是曹操手下的人马。说来着实惭愧。”

阿呆已经听阿祺说过一遍,因此此时听来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想到当日自己格开赵云一箭,竟能落得这样一个好结果,心里也非常高兴。

董昆、张坤等人又把所在军营、所随校官和阿呆说了一通后才各自告别,阿呆于军中事务并不知晓,只是默默记下也不多言。

一伙人走后,阿呆一看太阳方位,心知早食多半已过,只得漫步走回宅子,打了一壶清水,大口大口地喝水垫饥,干脆捱到午食再做打算。

于这饥一餐饱一餐的事,他经历良多,因此也不以为意,只是身在城内,不便施展轻功,反倒不像住在山野河边,可以跃山入林,寻些野菜野果充饥。

后来又看了一会书简,觉得无所事事时间尚早,想到晚上还要值守,干脆在榻上睡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得有人敲门,他赶紧从榻上起身问道:“哪位”只听门口淡淡地一声:“阿…呆,我…黄夫人让我请你过去用午食。”正是阿祺的声音。

不听则以,这一听声音阿呆脑中如“轰”得一般嗡嗡直响,看自己睡得凌乱又不及整理,却也不好意思去开门,只能结结巴巴地说:“我…阿祺小娘,我正睡在榻上,不方便开门相迎,我…稍后便至。”

说完,赶紧从榻上跳起,手忙脚乱地赶紧把外衫披上。

“那我回院子里等候你。”阿祺又是轻声一句。

阿呆只听得轻轻的脚步声越行越远,当即才稍稍松了口气。他盘发梳妆,也没带长剑,心里既慌又喜地朝黄月英和阿祺的住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