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放书辍剑思高堂(2 / 2)

“好。”阿祺本就晕红的脸颊霎时又通红了一层,双眼看着手中的饼,用极轻地声音应了一声。

两人又闷声不吭咬了几口饼,心里互相想着说些什么,岔开话题,没想到两个人竟异口同声了说道:“那你…”,见对方想说话,又立马停下。

阿呆赶紧说:“你先说。”

阿祺摇了摇头道:“你先说。”

阿呆便问道:“那你后来就一直跟着华拓先生那你的医术肯定也很厉害啦!”

阿祺又是摇了摇头,说道:“方技之术本来就不属于正业,医者因为要给病患把脉、经常要出远门、要去病患的家中甚至卧房,因此历来规定是只传男不传女的。我虽然和先生学了一些皮毛之术,但只有师兄、师弟们才是先生的正式弟子。”

阿呆心想,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治病救人却还要顾忌那么多拘束禁锢,突然想到自己学石壁剑影的时候,那影子隐隐就是一个女子,若是真有这样一位女剑神,那岂不是胜过了天下所有男子

他打记事起没几岁便颠沛流离,也不像士族大家的孩子有专门的家规家训和严师督促,平时所见的女子,除了黄月英这般与众不同的奇女子,也就是汉水小村那些与自家夫君一同务农、打鱼的贫苦女子,对于这些世俗礼教本就没有太多了解。

他此时暗暗觉得又说到了阿祺伤心的话题,赶紧改口说:“但是我看华佗先生却并没有这么认为,不然他也不会教你那么多医术了吧”

阿祺点了点头说:“先生和夫人待我是极好的,临近有一些慕名而来的阿婆、阿婶或者小娘,先生也会挑一些不是病得很厉害的,让我代他把脉行医。”

“原来阿祺是一个女神医啊,佩服佩服。”阿呆说着放下汤饼,笑嘻嘻地拱了拱手施了个礼,阿祺刚刚淡下去的红晕又显在了双颊。

“阿呆君…”阿祺下意识地说出口,看着阿呆盯着她看,知是自己没有遵守刚才的约定,重新说道,“阿呆…你就不要取笑我了。”

阿呆赶紧正色摆手道:“我可没有取笑,华佗先生在那么重要的时刻,能将他毕生研究的心血,那样重要的东西交给你、而不是你的那些师兄师弟,就足见在他心里,你是第一要紧的弟子啦。”

“想来,先生将此书交给我,一来是本身这书就有一部分是我帮先生誊录的,再者可能他觉得世人都认为女子不会学医,更何况是我这样的侍女,那些官军怕是想不到我会带着这本医术。”阿祺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后来那些惊魂不已的事情,叹了一口气。

阿呆也知她又想起了如何被夏侯惇一路追赶,不待她再想,问道:“阿祺,你刚才想问我什么”

阿祺一愣,刚才是为了岔开话题而硬挤出的话,此时聊了一会竟一时语塞想不起来了,只能淡淡地说:“你问了我这么多,说说你呗。”

阿呆心想,阿祺遇到这么大的变故,想起的时候总是容易悲伤,既然她问了自己的身世,不如把自己从小的境遇添油加醋地说一番,让她觉得世上其实有人比她还要凄惨,还要艰辛,可最后也稀里糊涂活得还凑合,并且还遇到了对自己很好的人,以后就可以常常鼓励她了。

于是把自己从跟着族人逃难如何危险、躲进山野为了活下来如何艰难、爬出深山来到荆州是如何千辛万苦、最后怎样到了汉水边上,又怎样遇到了诸葛亮一家,才终于稍稍安定下来说了一大通。

不过于其中石壁剑影和王师傅这些,却依照当日和王师傅的约定,只字未提,并且心想其实自从自己学会了石壁剑影上的剑术,生活就没有那么艰难了,现下讲了这些反而会让阿祺更觉得自己孤苦伶仃,暗暗决定,等将来有机会,再详细告诉她。

当然,精分也是不能提的,把妹的关键时刻,这种容易让对方觉得自己是精神病的话题自然是一概略过。

尽管如此,阿祺听得仍旧是惊讶不已,什么在山野里用木棒打野狼、什么在官道上躲过几十名匪兵的劫杀,大感眼前的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的经历实在太过精彩传奇,不过又想到他那日在山上独自面对那么多曹军先锋,又不得不信。

阿呆在旁人看来,素来是一个本分质朴的人,过往最多也就和诸葛均打闹说笑,看到诸葛亮和王师傅那样严肃谨慎的人,都是不敢轻浮,因此此时真要他吹牛夸张,他倒也现编不出逻辑缜密的故事,说的其实都是自己真实经历的过往。

但他那神奇的剑术,即便是诸葛亮和王师傅这样知道他学过石壁剑影的人亲眼所见都会瞠目结舌,一旦隐去了石壁剑影这段,这些真实的过往就更显得难以置信匪夷所思了。

不过好在阿祺同样单纯天真,听他说得神采飞扬,耳朵里进了多少,心中也就信了多少。

说完,随着阿呆的故事一断,阿祺的思绪便也断了,看到汤饼和米汤还剩了好多,幽幽地说:“都凉了,看来是做得不好吃…”

阿呆正说得渴,赶忙又拿起碗喝了一碗米汤,吃了一块汤饼,嘴里一边嚼着一边含含糊糊地说:“好吃,实在是好吃,你也多吃点吧。”

阿祺看他吃的认真,心里欢喜,拿起没吃完的饼慢慢咬着,隐隐地想,若是天下太平,能在这新野城就这么一直住下去,该有多好,可是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呢

阿祺看着阿呆,等他差不多吃毕了,关切地问了一句:“我看你穿的太少,总是这一件长衫,外面还是挺冷的。”

阿呆想了想,除了石壁剑影,别的事王师傅可没交代不让说与外人,便回道:“自从山野里出来,练了一些剑术,冬天倒也不觉得有多冷,像昨晚那样打坐,还觉得有些热呢。”

“啊呀!”阿祺轻声尖叫,“这种天怎么会觉得热,别…别是染了风寒了。”说罢,坐到阿呆左侧这边,拉住他的左手,掀起袖口,给他切脉,只觉他脉贵有神,搏动健跃,又让他把舌头伸出来看看,也无异象,这才放心地说道:“看来是我多虑了,你的身体可比一般人好多了。”说完,帮阿呆把袖口放回捋顺。

阿呆见她确实精通医术的样子,问道:“我曾经听…”他顺口想说王师傅,硬是改口,“曾经听一位先生提起,人身上有许多穴位和脉象,不知道你懂不懂”

阿祺笑着点了点头:“跟着华佗先生略微学了一二。”说着又变了脸色,“难道你还是哪里有不适”

阿呆摇摇头说:“不舒服到是没有,我近日打坐练功,只觉得胸口和腹中有一股热气,我就心里想着,把它散到周身,再想着聚合在胸口和腹中。只不过近些天越来越觉得这股气在变大,然而胸口和腹中之间总有一处,无论我怎么努力,体内的这股热气总是到不了那里,反而会隐隐作痛。后来再试,越想往那里去,越是会疼痛加剧。你可知其中缘由”

阿祺并不明白他所说的体内热气是怎样一种事物,仔细想了想,也不记得华佗先生有提起过这样有形有性的“气”存在于人体,只觉得眼前这个少年总能说出一些让自己闻所未闻的言语。“你指给我看看在哪里”她问道。

阿呆指了指胸口肋骨相交下方的软陷之处说:“就这里一小片,还有后背上对应的地方也是,平时不运功的时候都不疼。”

阿祺说:“按你所说,这胸前的应是鸠尾、巨阙、上脘三个穴位,分属任脉,背后对应的是筋缩、中枢、脊中三穴,分属督脉。至于为何会痛…这个也许只有先生能回答了。”

阿呆欣喜地道:“原来你懂得这么多。”

“你若是觉得痛,便不要练了好不好”阿祺心知这几处都是人体中轴中的要害穴位,极是担心,又说,“可惜现在没有金针,不然我可试着给你扎上几针,说不定能缓解你的痛症。”

阿呆听王师傅曾经说过世上有艾灸扎针一类的方技医术,用针扎人,却不会出血,还能治病,当时就觉得神奇无比。

他生性恬静不喜与人相争,对自己也是如此,因此运气堵塞便即放弃,却不知正因如此没有强练内息反而因祸得福。

此刻看着阿祺诚恳的神色,心知她绝不会害自己,且一时半会这新野小城也找不到那细细长长的软针,便即点头答应。

阿祺见他信任自己,心中欢喜,轻轻地说道:“若是你今晚还来,我可以教你辨识穴位,想来大概对你练功也有助益。”说罢,双颊又是止不住的晕红。

“卧槽,大功告成!”阿呆听她这么说,脸上风平浪静,心里已是巨浪滔天。

“咳咳,”只听门外一声咳嗽,正是黄月英的声音,阿祺赶紧起身走到了阿呆的对面,可脸上的绯红又怎么可能这么快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