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阴阳永隔如参商(2 / 2)

赵云见他出神,拍了拍他:“军士能够马革裹尸,已是善终。小兄弟,主公和军师、数千将士还在等着我们。”

“等着我们。”阿呆跟着二人、上了自己的坐骑,一路回弛,他一直想着赵云刚才和他说的这四个字。

他握住缰绳一边纵马一边在想:“阿祺在等着我,月英阿嫂在等着孔明兄,博望坡埋伏的将士们的家人也在等着他们得胜而归回城团聚,说不定王师傅还在哪里等着我游历天下的时候与他相遇。”

想到这里,心里稍稍宽慰。

可行出几步,他又心想:“那曹军呢他们的家人不也在等他们吗”这个问题,他却无解。

“小兄弟!”赵云又是一声轻喝,再一次打断了阿呆的思绪,“我们必须回到官道,再寻那夏侯惇!”

阿呆心里明白,诸葛亮交给他们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官道上的曹军先锋究竟有没有朝博望坡而去,将决定王斌的死有没有意义。他回了一声:“好,我跟着将军殿后!”

三人从山间往官道上靠拢,王礼算了下,离博望还有五十里左右,虽说寻常骏马一口气跑个七八十里没什么问题,但适才激战均是疾驰冲刺,现下必须找一个地方让马匹休息一下吃些草料。

王礼又寻了一处隐蔽之所,下马时还不忘拍拍王斌的躯体说了句:“苕货,你歇够了,现在轮到我歇会了。”

他将王斌所配腰带上的箭匣和弩机分给阿呆,阿呆一怔,缓缓接过,挂于背后。其余时刻三人皆无言相对。

歇得一炷香功夫,三人各吃了些干饼作为早食,让坐骑也啃食杂草补充体力,便再次启程,赵云却让二人纵马时脚力适当放缓。果不其然,不一会后方曹军先锋的探子轻骑已赶上来,大喊“贼将休走!”

三人长舒一口气,心知诸葛亮之计已接近达成,赶紧握缰提速。

王礼一个劲地对着曹军大喊:“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过,这瞎了一只眼的果然是个苕货。”他心中愤恨,此时正好过过嘴瘾替死去的兄长出口气,座下坐骑却是与赵云同步,丝毫不慢。

行了几步又觉得曹军是北方人,可能听不懂“苕货”是啥,又将“二愣子”、“瓜皮”、“犊子”、“愣杵”、“秃孙”等等污言秽语一股脑的连珠骂出,净是河北方言。

阿呆虽然听不懂他在说啥,但是知道都是类似于“苕货”之类的骂人的话,心想自己平时骂人爱用家乡话“赤佬”,可估计曹军北方人应该都听不懂。

至于精分里的那些话,连他自己都不明白是啥意思,就更不能随便说出口了。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行出十余里,眼见那博望坡便在不远处,背后隆隆之声渐起,阿呆回头观望,倒吸一口冷气,除了那几个探子还在追赶,曹军先锋大部也已追来,为首的正是夏侯惇。

王礼回头望见之后,嘴上断断续续的叫骂之声也随即停止了,拉了拉驮着王斌躯体的那匹马,随着赵云的指令,挥鞭奋力疾弛。

阿呆暗自决定,若是夏侯惇追上,宁可自己留下拖住曹军,无论如何也要护得二人周全。

奔出三四里地,阿呆看身后夏侯惇的身影越发清晰,正要和赵云说自己留下断后时,只听得前方斜刺里杀出一支人马,喊声四起,三人不由地大惊!

阿呆心想要是在这里被前后夹击,赵云、王礼自是插翅难飞,自己体内真气已经消耗不少,想要全身而退也是极为不易。

“子龙将军!我来助战!”却听得那支伏兵里一员将领喊道,三人一听声音大喜过望,赵云高声喊道:“关将军助我!”

后面紧追不舍的夏侯惇和黑衣人一看斜刺里杀出一支伏兵,已然减速戒备,再一听到“关将军”,纷纷如临大敌一般勒马不前。